语文阅读可以说是语文课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写作还是文章鉴赏,同学们都需要不俗的阅读能力才能脱颖而出。
然而我们总是陷入“刷题”“猜题”的怪圈,做了无数试卷,写了无数题目,考出来的成绩有时也会让人感到迷茫:是不是我们的方法根本就用得不对,一开始的路就选错了岔口呢···
小创收到了很多同学的疑问,那么今天小创就为大家带来一位北大老师的阅读课,看看教授是如何将我们拉出“阅读”的怪圈吧!!
小创简介:温儒敏,现为山东大学特聘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被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主编,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等。先后撰写了《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论语文教育》14种等著作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等领域颇有建树。
敏而好学,于书海识乾坤之大
温儒敏属于理性、务实的那类学者,当太多人在构建空有其表的文学大厦时,他却看到了筑建九层之台的垒土——阅读。他是教育部语文教材总主编,亦是《北大阅读课》的推崇者,阅读于他,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我们有幸能聆听他的高见。
“我的专业不是语文教育,是现代文学史,主要精力也不在语文研究上,这方面偶有心得,时而提些看法,只能说是‘敲边鼓’”。”温儒敏谦虚地说道。“在研究文学的同时,我是极力推崇阅读的,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培养读书兴趣就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但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其最大的的弊端就是少读书、不读书。在特别明确地指出语文教学不要滥用多媒体,低年级或许可以用一点,越往高年级走越要减少。虽然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被挤压了,文字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语文功夫,三分课内,七分课外。阅读更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改革在阅读中要注重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并且一定要指向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外,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学生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还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大量”,主要就是课外阅读,而不是现在常见的反复做题,也不限于课堂教学。
这一点的重要性,我们从近几年中高考语文的阅读考题就可以看出一二,现在很多命题材料都并非出自教材,涉及面相当广,给人印象是:学过的都没有考,考的都是没有学过的。其实“没有读过”不等于“没有学过”,考的是阅读能力的迁移,方法的运用。重点是考能力,考思维,考综合分析、检索和审美等等。平时阅读面较广,书读得多,思想活跃的考生,面对这种考试变化就如鱼得水,取得好的成绩;而阅读面窄,只读教材教辅,只注重“刷题”的考生,就可能不适应,很难取得好的成绩。后者即使上了大学,其“读书少”的弱项也会显现出来,制约他们的学业的发展。
所以,语文课要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语文老师当好“读书种子”,是一种理想,一种责任,同时又是我们面临的很实际、很紧迫的职业要求。语文教学要提升效果,必须回到语文的本质,就是“读书为要”。那如何读书?我认为读书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可设计为三个“圈”:最外围是通识部分,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是最基本的书;第二个“圈”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职业相关的部分,目的是打基础,拓展专业视野,活跃思维;第三个“圈”是核心部分,这部分书能够进一步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且能帮助自己加深理解甚至提出专业见解,应有明确的阅读指向。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这种主动意识,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我鉴赏的能力。通过阅读,改变学生的思想,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