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测了很久的MIUI智能助理,终于要进入公测版了。这也许就是小米,传说中的“一下代桌面”吧。
很是期待,更新试了试。
这阵子在用锤子桌面
刚开始还不适应,觉得格子会不会不方便找应用,有割裂感。
等我用了两个星期发现,这担心完全多余,而且效率更好。
在Dock栏左划,可以切换到64宫格,能选择的应用,一下多很多,基本划一页就可以找到全部想要的应用。
宫格的另一个一个优势是,可以点准图标,单手时远处的图标,不需要点到中心。
真的美观好用。换回小米桌面时,反而看着不舒服。
说回这个“负一屏”
其实就是把在桌面最左边加一页,称作智能助理。
很多人打过桌面这个入口的主意,乐视的生态化反,就是把视频页面直接放到了桌面,还有很多UI吧某些资讯放到了桌面,各种APP也特别爱做悬浮窗,widget占领桌面。
无奈的是国内很多安卓都抛弃了抽屉,应用都必须放在桌面,而锤子干脆把桌面变成了宫格。桌面沦为放应用的的盘子。
小米现在打算再次从桌面出发,打破应用的边界,生态化反,发起又一次重大革新。话说当初MIUI吸引很多小白用户的重点不是多么好用的功能,而是百变主题,把桌面玩出了花。估计现在这都算MIUI盈利的重头戏。
我们来看看这个助理有多么厉害。这负一屏有这些功能:
快速启动——根据场景推荐当前最有可能需要的应用,或自定义快捷功能,已支持微信扫一扫,支付宝快捷付款等功能。
即时信息——智能推荐当前需要使用的功能信息,例如 插上耳机时提示音乐播放,上班上学时提醒路况等。
关注动态——快捷查看、使用长期关注的信息,例如流量使用情况,运动数据等。
大概就上面这些东西,就不细说了。
现在看这些数据还十分有限,如果不能整合好,根本发挥不出智能助理的功能。
这一页信息流,我们来想象一种理想的状态:
我们想要的天气信息、日程安排、关注的公众号文章、QQ微信好友对话、机票车票信息、闹钟提醒等等都出现一页,是不是超级方便?
我突然想起锤子的宫格,锤子要做到这个,恐怕界面就违和了吧?但仔细一想,在最左边也加个负一屏好像也不是那么违和,可以长这个样子:
当然,以上都是玩笑。
这种展现方式,是不是和通知栏很类似?只是把通知栏,换成单独的一页桌面。我们换种方式看看,如果把通知栏,做成是从上方划下来的卡片。这个方式不比退回到桌面,划几步到最左屏方便吗?
再看看那些信息,其实很鸡肋,不比从通知栏,甚至点开app方便多少。
操作系统的信息展现
操作系统是我们处理信息的核心,而桌面则是其基础的界面。若我们按照点开单个app进入某个信息界面,那锤子桌面的界面无疑是比较高效的处理方式。
但这种方式越来越不够,各种信息流被分散到各个app中。我们需要从桌面进入各种app才可以看到信息,那为何不把信息直接放在桌面呢?
现在我们把处理信息的模式分成两种:
接收信息-订阅,生产信息-工具
我们接收哪些信息:
- 好友消息
- 短信通知
- 群消息
- 天气
- 节日、待办事项
- 指南针
- 订阅信息(微博、读读日报、脉脉、朋友圈、应用商店、贴吧、简书、得到、媒体)
- 音乐视频
- 书籍
……
信息不同的展现方式,源于我们是怎么对信息分类的。按照时间,作用,内容,载体等,怎么分类是最合适的,这取决于个人的需求。
比如锤子桌面中按照图标颜色分类,某些对于颜色上有特别需求的人,就需要这样的分类方式。智能的信息的展现方式,就是要能理解用户当前的需要。
我们看看那些综合大量信息的大户,是什么解决方案:
百度:你要什么自己搜,输入—结果—筛选。
今日头条:预知你感性兴趣的内容,省去人为输入信息,主要通过猜的方式提供你。
即刻:你自己选特定的方向,然后不断更新给你。
百度就是很原始的工具式的,然后加一些框计算等更符合你关键词的综合内容形式。我们安装每个app,就像是一个输入,然后再在app里筛选。
今日头条收集了你很多数据,作为预先输入。然后猜你的需要的信息,或者说这是一种主动推。他是先有很多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想办法分出去,尽可能准一点。MIUI内的广告和服务,就是在尝试做这种事情。智能助手,只是一个准备状态的入口。正如很多人调侃的,ADUI又有新的放广告的地方了。
即刻则是选择你需要的信息(我能提供的),然后我不断地找给你。这是一种从用户的需求原点出发的态度。这比今日头条那样的更有用。正如漫天宣扬的那些人工智能一样,好像能和人对话了,但基本连续对话,理解人的真实需求都很困难。即刻这种方式,更人工更智能。
MIUI的负一屏,目前提供方式和即刻是类似的,你选好了,然后再合适的时间出现。但目前能提供的能力还是太少了,而且不算太强的需求。没有组合产生一种,方便到足以改变原入口的习惯。当然这需要时间。
这让我想到华为荣耀7做过的一个尝试——智灵键。我们看到大部分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只能调用系统,开个什么app,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智灵键让你能更快调用语音,对应用进行操作,比如给微信好友发个消息什么的。这无疑让语音操作了个更广的范围和能力。华为还想建立一个关于语音的平台。当然后面没声了。
涉及到整合各种应用,建立一个生态时,就像要一手撑天。难。
对了,我们还没有说微信的解决方案
微信加入小程序后,俨然往OS的道路更进一步了。支付宝里那些服务入口,都是他们的运营人员一家家谈下来的。而微信小程序,恐怕大家都会争着来。这就是生态的力量。
微信本来是一个社交软件,聊天窗口是其基本的界面。其它服务,也是按照这种窗口的形式提供。这等于把高频的社交信息,与其它类型的信息整合到了一个界面。
那么多信息,这样的界面能承受的住吗?
微信的信息方案,就是如社交一样——双向输入。我们通过添加好友和微信公众号,获得信息互动的入口。把信息的生产与信息接收连接在一起。但目前大多数公众号,这点做的很差。
常用的联系人和公众号,因为个人的互动,保持在了列表的上部。这样信息因为我们的主动输入而被自动筛选排序出来。
纵使微信在设计上已经足够克制,但因为信息量的增加,微信不得不不断的增加功能,满足目前功能的不适应。这也不断地考验着微信的未来。
这里给我的启示,应该就是互动。通过不间断反馈,获取用户当前的真实需求,以合理提供信息。
在智能助理的界面直接输入,快递单号、要去的地点、发送记事日程提醒等指令,当然显得不智能。但我们也许可以做点别的,让用户自然的倾诉他的所求。
假设有这样一个卡片,上面有很多标签。以电影为例,选择“#电影”后,进入界面可以看到:已预订好的电影票地点、座位号和时间,关注的公众号里提到电影的文章,最近热门相关电影,关心明星OR导演的电影预告,自己的影评有新评论,去电影院的路况、附近的餐馆等。
每个人进入这个标签,当前显示的应该合适使用者的内容,甚至标签都不一定叫“电影”,也许叫“周末休息”。这些只有足够的反馈,和整合才可以做到因人而异。
说了信息订阅,接下来,我们说说生产
我们生产哪些信息:
- 记账
- 唱歌
- 日程待办
-日记
- 办公文档
- UGC内容(视频、朋友圈、微博、简书、知乎)
- 拍照
- 计算器内容
- 招聘
……
生产的工具,不像订阅,如果放一个信息流会很别扭的。他们更适合放在一个工具箱里,分门别类的放好。随取随用。
但这样真的够好用了吗?
比如你在现实场景中,正在做一个手抄报,你准备了一张大的纸,还需要各种彩色笔,也许还要剪一些贴纸,布局一定要用尺子,还需要找很多杂志、书籍放在旁边备用。
也许你觉得在电脑上简单多了,搜索图文,直接复制粘贴,还有各种方便的排版软件。
但在APP里,这一切充满了割裂感,你没法灵活的用多个工具处理一件东西。内容被困在一个个工具里。
锤子 Smartisan OS 3.0 的 One Step 和 Big Bang 就在连接和打通APP中的内容,让内容在工具间流通起来。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所谓生态,没必要把所有APP关进我们的智能助手,而是做一些它们之间的连接。
Google 的人工智能尝试
既然我们一直在说 Android ,就不能忘了 Google 对原生安卓的这一改变——Google Now ,它不仅仅是桌面启动器,或类似 Siri 和 Cortana 的语音助手。也许下一代交互界面就是它。
这里有两篇关于 Google Now 的解读:
Google Now 通过搜索框和各类型的卡片,快速解决用户的可能需求。这一切都依赖谷歌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上的而积累,新的入口注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