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组织人才
1、一个企业,你是企业家,就要像家里的老父亲和老母亲,事事为儿女着想般地为员工着想每一件事。你只有将他们照顾好,他们才会照顾好你的公司,进而照顾好你的利润。
影响力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你是真心对待他们。
2、其实人才资产才是最重要的。假如我要投资公司,固定资产像房子、机器等都不是最重要的,我会更看重它有多少工程师、专利。
即使所有财产包括土地、厂房、专利、股票全部消失,只要这些工程师还在,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人才发挥作用是资产。所以,要知人善用,用其所长,让其发挥价值。
3、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人品。我们在座的很多企业家都知道,日本没有宏观的体系,就是靠实战,这些是最为重要的。把每个操作工人、每个管理人员、每个工程师,按照你的程序、按照规矩,不变通、真正执行你的文件,然后时刻保持改进,这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基础。
人品是企业用人的第一标准。人品好,可以一定程度上地弥补其它方面的缺陷。执行力是企业用人的第二标准,执行力好,才能有成果。
4、工人就像军队里的士兵,一声令下,必须服从,但用这样的方式对待知识分子肯定不行。
知识分子自主性非常强,要求尊重,要求价值认同、文化认同,这样才能发挥创新作用。这些人有时也会迟到或者犯类似的小错误,但是管理者不要过于计较。
管理知识分子,首要的是尊重对方。强来是不行的。
5、比亚迪不但造产品,还很善于造人,能把大学生培养成工程师。我们对人这一块的利用、人的潜能的发挥比很多企业都要做得好。
有针对性地培养人,可以师傅传帮带,也可以用特定的任务和岗位来锻炼和磨练人才。
6、当工程师就一项新成果对我说“YES”的时候,我百分百相信;当工程师说“NO”时,我最多只相信70%,因为工程师总是很严谨。
一个好的技术团队,往往需要一些非技术成员,甚至有些时候带头人就是非技术成员,这很重要,尤其是需要创新的时候。
7、我的理想是比亚迪成为伙伴、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地方。要让员工打消离开公司的念头,让他们坚信纵然一时间不受重视,但只要一心一意地工作,一定会在比亚迪得到回报。
其实员工在哪里干都一样,关键是在一个地方工作,要有希望,要有归属感和价值发挥空间,当然,还有薪酬待遇,最后一条体现了你是否被重视。
8、对普通员工,我给他们稳定的收入,安全、美丽如画的工作环境;而对高级管理人才,则要满足他们更多的需求,这样就能将优秀的人才留在自己的身边。
不同群体的员工诉求不同,最重要的是要有的放矢,这样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9、企业家对于技术人员(尤其是比亚迪众多的工程师)要有耐心,不能今天投入,6个月就要收到利润,这是做不到的。技术需要通过产品来表现,要给技术人员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培养人才同样需要耐心,今天的培养,是为了明天的使用效果。其实任何事物都一样,必须长远布局,要有足够的眼光和耐心。
10、坚持做,没问题,有什么困难直接跟我说。在比亚迪,只要我不让你走,任何人都不会让你离开。(王传福对一位暂时没有出成果,想要离职的工程师说)
对技术人才的包容和信任,会让人才的忠诚度无限提升。
11、技术人员有很多缺点,不会拍马屁,经常给你挑毛病,不会受压,你给他高压,他说我在哪儿找不到饭碗,为什么一定要在你这儿做?但要是认同你这个人和公司的理念,钱再少也跟你干。
所以说,并不是一定要用钱解决。虽然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用钱来解决。但绝对不能只用钱去解决。管理人员的水平体现在是否只能依靠钱来解决。
12、我们公司人比较多,从人才市场招的人比较少,主要还是从应届毕业生招。今年,我们从211和985学校招了2500人。第一堂课是我给他们讲,告诉他们要谦虚、好学、吃苦。大概就是这6个字,我们就需要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
应届毕业生是最好的人才胚子,可塑性强,可以很好地植入企业的文化和基金,是一个企业最强大的人才培养库。
13、一个人的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他是否足够努力,纵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没有付出努力一样是空谈。
实践出成果,光有一身本事,不通过“劳作”去施展,除了无效,还是一种浪费。
14、事实上,成功并没有秘诀。我觉得我们就是应该努力工作,充分利用在中国的所有资源。当你努力工作时,你的团队就会朝着同一个梦想努力奋斗,这是常识。
如果你努力,周边的资源就会涌向你,自助者天助。但是你首先得有这样的认知,你得相信这是正确有效的理论,这才是关键。
15、我觉得企业从根本上讲还是一批人,从企业的竞争力来说,其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你的企业拥有很强的人才,那你这家企业就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的作用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可是很多企业家并不懂这个,他们沉醉于研究模式,研究盈利,研究产品,研究管理,就是不研究如何用人、如何培养人、如何笼络人才,到头来,企业衰败只是时间问题。
16、公司就要算人才的账,就是要用我们的人力优势击垮竞争对手。公司有这个能力和财力这么做。
如果你有高素质的人才,你就要付出高昂的人力成本。但如果你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你就无法创造很有竞争力的产品成果。这是一对矛盾。所以,此时管理就起作用了,管理者需要应用自己的领导力提升人才的效能,使得有高素质的人才,还有低于竞争对手的人力成本。说到底,要盈利,还是一个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