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时分,写下这篇文字,希望能给还在熬夜的你们一剂猛药。
今天,我三十周岁。
前不久,我的微信签名是岁月静好,幸福满满。几天前,我删掉了这几个文字,原因很简单,我觉得这句话更适合那些走过沧桑岁月的老年人。
幸福的定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各不相同。身边有个姐姐,在我眼里算是个幸福的人,虽说老公和她的收入都不高,但是每月基本生活无忧,好的情况下还有积蓄可以存下来。身边与她同龄的朋友有的已经在职场上混个一官半职了,她虽然每天帮人跑腿,但也乐得清闲。她没有环游世界的大梦想,只是安稳地守着自己的老公孩子,最真实地活着。最近,单位效益走低,人心惶惶,她有一份不安,但更多的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为什么我会觉得她幸福呢?因为她可以和自己妥协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即便是学也学不来。面对困境,有的人选择抱怨但不改变,也有的人会把困境当成是奋起的跳板,而这位姐姐就是那种最让人觉得羡慕的波澜不惊的状态。她知道现实的艰难,很快地说服自己,打消改变的念头,接受顺其自然的结果。
我则不行。
七年前,包括现在,在很多眼里我都有一份极其让人羡慕的工作。本科毕业直接进入体制内工作,工作时间自由,工作内容有趣,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收入还算不错。在这样的一个小城市,干靠着工资,就能满足我每年一次外出休假的欲望,真的是极好的。
于是,在之前的七年里,我每天的状态是,拖延着做完手头本就工作量极少的工作,大部分时间用来刷剧,八卦,闲聊,甚至在最悠闲的那几年里连健身这件正事都没有坚持下来。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单位待遇一直不错。
一年半之前,我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原因很简单,单位效益开始走低,我申请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开始像无头苍蝇一样地寻找出路。当然,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单位效益还没有全面崩盘,我的收入也有了增加,更重要的是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我不想要这样的安稳。
三十岁的安稳,我不敢要。
高中时的一拨好友有的远在边疆谋生,有的结束了七年的学医之路工作,有的终于在帝都拼出了天地,有的依靠着家里稳步升迁。他们说都无法相信,那个曾经在他们眼里极为安稳,令人羡慕的我开始谋变。
三十岁的安稳,我真的不敢要。
安稳意味着什么呢?有一份永不失业的工作,比如那些拼命挤进体制内的公务员们,但是即便进入体制内又能怎样?很多时候,当我们把安稳看得太过重要的时候,丢掉的却是自己最最珍贵的那部分,是自由?还自身的成长?或许是全部。
有对极让我佩服的长辈,三十年前,也是三十岁的年纪,夫妻俩远走他乡,如今,随着儿女定居海外。在其他长辈的只言片语中,我大概了解他们三十年前从别人眼中的铁饭碗出走时的勇气和无奈,当时他们面临的选择也有两种,改变或死守。他们选择了前者,那些选择后者的人,晚年生活虽也富足,但总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
三十岁的安稳,我不想要。
真的不想要。这安稳就像是一剂毒药,在你还无法察觉的时候慢慢侵蚀你的肉体和灵魂。让你在想要改变时无力反击。身边的老人常说知足常乐,是的,我们应该满足于我们所拥有的,快乐生活,但同时,我们同是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多些经历和体验不是更好么?
三十岁的安稳和八十岁的泰然,你想要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