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投稿瓶颈期,我是如何度过的?

Hi,我是千千,这是我在简书上的第一篇推文

关注【千愁】

和我一起慢慢变优秀吧~

我第一次尝试写文投稿,是在四个多月前,因为刚刚转行到文字类工作,所以想通过投稿看看自己的能力。

我的经历可能跟大部分人都不太一样,一开始我的投稿之路异常顺利,写的第一篇文章就一投即中。

第一个月,我就有十多篇的输出,并且过稿率极高。

但开始的路有多顺利,在遇到瓶颈期时就有多手足无措。

记得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想着写点什么,脑子里是有简单的想法,但把这些内容敲到电脑上,却是十分地不堪入目。

一股莫名其妙的焦虑感浮现出来,我放弃了写东西的念头。

我以为我只是最近写得比较多,大脑累了,放松放松就好,谁知接连一个月都是这种状态。

我陷入了瓶颈期。

连续一个月,一篇输出都没有。我慌了,开始逼着自己写文章。

好不容易逼出了两篇垃圾,我开始疯狂地投稿,这家被拒了就再换一家。

我就像一只饥不择食的野兽,抓到什么吃什么,根本不管合不合胃口。意料之中的,我并没有把那两篇垃圾“推销”出去。

我开始对自己产生了深刻的怀疑,甚至已经完全忘记了写文投稿的初衷。

有一天晚上,因为加班到比较晚,老板就开车送我回了家。

路上我们聊了会天,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概内容是:

“来公司应聘的人我最看重的不是经验,也不是专业,是对这个行业的热爱,热爱就像1,经验能力什么的就像0,没有前面的1,后面再多0也只是一场空。”

我突然回想起四个多月前,我怀着对文字的热爱,到公司应聘的场景。

是热爱让老板给了毫无经验的我一次机会,是热爱让我放弃原本较安稳的工作,走上了这条陌生的路。

可如今,我又把文字当什么呢?

称斤论两的糟糠之物。

第二天,我删掉了那两篇垃圾,开始不急于输出,保持输入,沉淀自己。

有什么突然的感悟,就记录下来,哪怕只有一两句话。

让自己慢下来,等等初心。

一天,我突然有写文的感觉了,不是为了投稿而写,是真的有那种表达的冲动。我拿出本子,很流畅地把心里的想法落于纸上,完成后,我完整的看了好几遍。

终于,我的文章重新感动了自己。

我把这篇文章投给了一个合作过,挺看好的编辑。

一投即中。

随着那篇文章的诞生,我也算终于度过了长达两个多月的瓶颈期。

我总结了一些在面对瓶颈期时亲测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伙伴。

其实言而总之就是一句话:在找到成功之前,你得先找到自己。

01

明确自己投稿的目的

每个人选择投稿的原因不同,有的人是为了锻炼写作能力,有的是因为爱好,也有的是想挣些零食奶茶钱......

不管因为什么,你都需要明确自己的投稿目的。

像我的初衷是为了检测自己的文字能力,并从中获得进步,但后来又觉得既然写了,多少都得赚点。

这就出现了后面“一投再投”的现象,再也没写出过好文章。

明确自己是为了什么写,为了什么投。你才能走出迷茫的第一步。

02

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文章分很多种,有观点文,故事文,散文等等。你需要在这些类型中,选出自己擅长的一种或几种。

那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是什么呢?

多多关注自己平时喜欢看哪种类型的文章,大多数情况下,你擅长的都是自己喜欢的。

如果看的文章很杂很乱,可以每种类型都试写一下,投投稿,投过一次,就有大概方向了。

说到这里,再顺带提一下关于征稿函的那些事。

发现有好多小伙伴没什么耐心细看征稿函,以及该号的往期文章。

对于投稿来说,这两项非常重要。

如果你经常把散文投到收观点文的号,或是把干货文投到收诗歌的号。那你怕是永远走不出你自找的瓶颈期了。

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深入研究,不断耕耘,并对号入座。是走出迷茫的第二步。

03

保持输入

有一句话这么说:“你只看到了别人的成功结果,却没想过TA的奋斗过程。”

写文也是如此,你只看到别人优质的输出,却没意识到其实背后的输入才是TA保持前进的发动机。

在处于瓶颈期时,千万不要逼迫自己去输出,这种情况下,就算写出点什么,也极有可能只是糟粕而已。

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还会失去对写文的自信。

这个时候,你大可以去欣赏他人的优质输出,把这些作为自己的优质输入。

你不能决定自已能拉出来什么,但吃什么,你可以定。当有了足够多的输入,好文章迟早会从你的体内溢出来。

04

锻炼思考的能力

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有些人看个《蜡笔小新》都能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而你看了一整期的《今日说法》,也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这就是会不会思考的差别。

“没有灵感啊,最近也没发生什么事,生活平平淡淡,哪有什么好写的。”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时期?

生活处处是素材,只是你未留心。

其实很多平凡的小事,加入一些思考,它就会变成一个话题。

比如你做的一个梦,走过的一条街,跟朋友的一段聊天,甚至是打发时间刷的几条抖音,细细留意,思考。

其中也许就会有你能看到,并且想表达的东西。

保持对各种平凡事物的思考,也许能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哦。

05

随时记录灵感

灵感这东西,也是比较顽皮。

你一定经历过,在你打开电脑,想认真的写一篇文章时,脑子里偏偏什么都没有。而当你在开会,聚餐,工作等一些不方便写文的情况下,却时常蹦出一两个灵感。

最气人的是,好不容易结束开会,聚餐,下班了,灵感也不辞而别。

虽然说写文不能纯靠灵感,但灵感就像奢侈品,没有也行,有了更加分。

怎样在灵感出现时留住它呢?

记下它。

这里不是说要把它大段大段地写下来,而是记录关键词。

比如你在工作的时候受了气,当下特别想辞职,突然想写一篇关于成年人不容易的文章,但工作期间,你没时间大量输出。

这时就可以在手机备忘录,或笔记本上写下一句:

几月几日,工作受气想辞职,成年人实属不易等等。

一分钟不到的时间,你就留住了一个灵感。

保持这个习惯,在哪天没东西好写的时候打开备忘录看看。

有惊喜哦。

06

文章在质不在量

“重量不重质”是我在瓶颈期走过最大的一个坑。

由于第一个月输出太高,以至于让我觉得这样才是正确的,接下来连续一个月没有输出,我就理所当然地觉得这是一种失败,从而逼迫自己去进行糟糕的输出。

直到有一天跟一位大神聊天,他表示自己一个月只写两到三篇文章(聊之前我一直以为大神都是每天保持输出的)。

一个月一篇的精华,远远好于一天一篇的糟粕。

不以“量”定文章,而是要重“质”。

在状态不好时,千万不要因为要完成多少量而逼自已去进行无用的输出,没有“质”的输出,数量越多,你越难从瓶颈期挣脱出来。

量变决定质变。

好坏皆是。

写到最后

写文路上,瓶颈期是人人都会经历的。

在它出现的时候,不要慌张,更不能自我否定。

暂停输出,就当给自己放个长假。

保持输入,看看别人的生活,听听他们的心声。

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打不倒你的,必将使你强大。

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