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有一周时间没有读书,今天终于趁着小宝午睡,把之前没看完的那本《刻意练习》看完了。
这本书看的很吃力,因为它不是叙事类书籍,里面有太多的专业术语,各种实验操作,以及外国人长长的名字,把我绕晕了。尽管如此,我还是把它啃完了,哈哈!我这样子也算是“刻意练习”吧?
总结下自己在阅读中的一些收获:
1、认识到练习的刻意与否对效果的直接影响。
刻意练习,是有目的的练习,与自由练习区别很大。所以,不要被之前粗浅了解到的“一万小时定律”灌了毒鸡汤,以为只要练习时间够久,就能有所改变。
有目的练习四点特征:
①有特定目标。
②专注。
③包含反馈。
④走出舒适区。
2、创建及依靠心理表征的重要性。
心理表征这个专业术语,我读了好几遍内容,才终于明白一点点,在我理解,与孰能生巧差不多吧。一件事情,练习次数多了,在心里就会有条件反射一般的反应。举个例子,最初我在键盘上用拼音打字时,必须用看着键盘打,习惯了之后,就可以一边盯着电脑屏幕,一边打字。也大概与“胸有成竹”差不多吧,观察的时间多了,在心里默默思考着,就在心里形成了已有的形象了。
大量的有目的练习,会在我们心里形成这样的心理特征,然后我们再依靠这样的特征,做出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行为。甚至能够有所预见性。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一些重要性。
导师的重要性。一个懂得引导我们提高技能而不是仅仅传授我们知识的导师,很重要。他会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我们制定目标,反馈调整,在已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即时反馈的重要性。
专注和投入的重要性。
动机和信念的重要性。
跳出舒适区但不要太远,很重要。
4、记住三件事:专注、反馈、纠正。
当然,书里还提到许多具体做法,比如把共同爱好或是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进步,怎样克服停滞不前的困难,如何保持动机等,都很值得借鉴。
读完之后,觉得有一些事情,是我应该马上去做的:
1、确定目标和计划。
2、确定反馈的形式以及时间。
3、记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