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朋友
常言道:“朋友多了路好走”,对这句话我不敢苟同。
何为朋友?两个月组合在一起即为朋,称为友,这不是说要两个人长的一样,而是指两人得有共通点。从众多事例中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的,没有利益,没有好处,干嘛要跟你做朋友?时间多的浪费不完了才去跟你培养感情吗?反之亦然,你会无缘无故跟一个不熟悉的人做朋友吗?扪心自问下,你会不带丝毫利己因素去发自内心的对一个人好吗?不要骗自己。
如此,不是说,不要交朋友,而是说应该选择性的交朋友,对那种只会对自己予取予求,看不得自己比他好的朋友,该弃就弃了吧,交朋友,应该向高层次的人靠拢,毕竟人往高处走,当然,跟逼格比自己高的人一起玩,你得礼尚往来,你一味向他人学习,而他人从你身上得不到任何,时间久了也会丢了你的。
2.关于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哀。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父母更疼爱我们的人吗?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叛逆期是在二十岁前的那几年,过后,懂事了便能体会父母的苦心与爱心,可是从身边众多的真实例子中我发现我错了,男孩子的叛逆期原来可以延续到二十多岁还不止的。
我有很多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男孩居多,每次逢年过节亲戚一碰面,就各自吐嘈各家的儿子,你方说罢我登场,可以来回轮个好几遍也说不完一样,我迫于无奈曾旁听过,听过后只觉得为什么我那些小伙伴们不能坐下来好好的,敞开心扉的跟父母谈一谈呢?父母都是为了孩子,有时可能是他们对孩子不够了解,擅自做了自以为对孩子好的决定,这能怪父母吗?为什么做为孩子你不去跟父母坦白的说自己的想法,而非要逼父母来猜你的想法呢。
父母,比自己年龄长很多岁,或许等你真正懂事,当你做了父母,能够体会你父母当初的心情时,父母已经老了,那时,你再想好好孝顺他们,给他们买好吃的,他们可能已经咬不动了,你想带他们去感受外面的世界,可能他们已经行动不便了。
任何事都能够等,孝顺父母不能等。也许,与你刚刚争吵过的父母,此刻正在伤心的自责刚才为什么没有忍住暴脾气;也许,你自以为不疼爱你的父母,总是在夜晚因思念你而醒来,就着昏暗的月光,端详着你小时候依偎在他怀里的照片;也许,怕打扰你工作的父母,时刻注视着手里紧握的手机显示屏,就怕没能在你的电话响起时第一时间听到你的声音……
3.关于爱情
爱情,是需要经营的。
我过去总想不明白,为什么爱情需要经营,总觉得,经营二字会让爱情参染了杂质。可现在我懂了,爱情,因为是两个人的事。一个人无条件付出,另一人享受的关系不叫爱情。
美好的爱情,不应该仅仅是一起疯,一起闹,还应该一起变好。一段好的关系,不应该总是争吵,不应该让自己总耷拉着嘴角,一段好的关系,应该是让自己想起便会嘴角溢出笑,应该让自己变的更好。
那个人,你不用迁就,你不用费力抓住,他就在你身边,那个人,你不用改变自己,不用讨好,他依然深深喜欢着你。爱情,不会总是轰轰烈烈,它有灿烂如烟火般的绚丽,也有如白水般的平淡。
4.关于工作
二十多岁,应该有独立更生多能力了,如果你还在上学,应该尝试着做些兼职,就算不为父母减轻负担,也可以为自己增加点工作经验。如果你已踏入社会,就应该好好工作,尽量不要再伸手找家里要钱。
很多人都说,做的工作不喜欢,喜欢的工作很难找,或者说再喜欢的事情当成工作以后也不会喜欢多久的,如此,我倒觉得,都是个人原因了。
喜欢的事情一旦当成工作便会失去兴趣?还是你不够热爱好吗,如果真正热爱,会腻吗。找的工作不喜欢?关键是你喜欢的工作你找的到吗?你条件够吗?工作不喜欢,你可以让自己喜欢啊,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与其想着这是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不如努力让自己喜欢上正在做的工作。
5.关于梦想
人们常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我觉得也是,梦想是一定要有的。
不论你的生活过的是好是坏,都应该有些憧憬,就算梦想很高远,哪怕知晓此生无法完成,那么在想的时候也是极其开心的,也可作为生活的调剂。
梦想,就像是人生路上的一个灯塔,它会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也因着它,我们会前进的更加快速,走得更加遥远。
过去总以为二十多岁刚走出校门,还小,可一个睁愣间,觉得自己该长大了,人生路上,绕不开的事情无外乎这么五样,愿你我都能及早想的明白,放下该放下的,舍去该舍去的,轻装上阵。
我是妍小主,一个热爱跑步与写文的姑娘,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点赞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