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书店的书架上。封面上,作者柴静抱着脚踝稍稍前倾,微笑着看着面前稚嫩的孩子。在她身边是一群衣着朴素的村民。书的封底是一片深蓝,仿佛是一片纯净而平和的海洋,涤荡在我的视野里。我当时毫不犹豫就买下了这本书。
柴静在书中记录下了自己报道新闻的经历和从前没有公开的故事。全书中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而是“以人为本”,写下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人。
在书中,叙述日常工作部分和自己生活经历的大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贴近生活,没有故作姿态的感觉。而在叙述亲临新闻现场的经历中,语言干练而深刻,表达观点很犀利,像刀片一样剜着人心,敲击着人的灵魂,去思考、反思着社会现实。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记者除了新闻报道之外的生活体验。看一本书像是在看一个人,或者说是在看一类人的生活。在阅读中,我看到了记者该持有的基本原则和柴静个人的心得体会。
“如果记者不向未知的东西去问,那这个节目也好不到哪儿去。”
这句话是柴静在准备采访两会时说的,颇有意思。未知的总会给人一种新鲜感,在记者的眼中,这更是一种挑战。自己对未知的渴望和攫取才能更吸引观众的注意。不必把事事都准备妥当了才去做,而是要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培养处理各种突发和未知情况的能力。这是对记者职业素养的一种阐释,也是全书最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对未知的好奇。在我看到一篇篇精彩报道的同时,我更想知道新闻报道是怎么来的,策划和思路是怎样诞生的。对于一个还没有系统学习过新闻专业的大一新生来说,太充满诱惑力了。这本书就让我看到了记者背后的生活——看我们之未见。
我觉得“看我们之未见”还有第二层含义,也是比较深层的含义,就是一个事件的真相。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写过一句话:“人们只会相信他们所相信的。”
什么是真相?什么才是客观的事实?我们了解一件事情是否全面?怎样才能做到客观?
我们也不可能彻彻底底地了解一件事情,就如同了解一个人。但记者的使命就是不断去接近真相。如何向公众告知一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并非我想象中端着一台摄像机那么简单。每一篇报道中必然会包含人的主观意识形态,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把我们的看法和观点融合到整个事件中。于是我也在不断提醒自己,当我打开手机,随便看到一个小视频时,在不知道真实情况下就去发表评论,实在是一件草率的行为。我也在反思,一个新闻人应该向公众表达什么,或者说传递什么。
人生是一个不断追寻真理的过程,我们在疑问中成长,我们在疑问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自媒体时代下,你拿着手机就可以成为“记者”。而真正的记者该是什么样的呢?没有标准答案。《看见》告诉我很多我习以为常而实则不然的事情。新闻背后隐藏的是政治,没有政治立场的新闻只是无病呻吟。特别是身为一名军校学员,我觉得自己身上的使命感更为强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不断求索中,探寻未知,找出真相。
看见,看我们之未见,思我们之未思。希望我推荐的书老师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