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伪原著党(看电影前夜才补完小说),真的觉得这片虽然跳跃凌乱,却也确实处处都在竭力还原双雪涛笔下的世界。匪夷所思也好,无厘头笑点也罢,所有的设计都是在企近所幻想的希望。
关宁幻想重拥他千千万万个梦里的小橘子;路空文幻想为作品付诸结尾,在另一个时空里一举打败赤发鬼;李沐迫切地想要自己所信被毁灭······书和电影里的希望都有着具体的轮廓,因而值得等待和仰仗。



小说家,那个曾经也在我年少时轻狂妄想里闪现过的身份,无论在电影里还是在书中,都像是一种无需他人理解也无法被理解的,自顾自的使命。当写小说成为一个人终其一生唯一的事业,便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他失去了任何世俗的保护,譬如没办法拥有另一份工作作为退路或是共担风险的伴侣。
可是他也的确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就像星空的邀约般渺茫又神秘,足以让人觉得自己是被爱选中的——“耀眼的行星选择了黯淡的我”,起码我是这样笃定地觉得。
所以在书里我特别特别喜欢的地方,就是小说家回忆起走上这条无尽写书路之始的那番话。

“本来是顺着阶梯向上爬来着,突然掉进了一口井里,不是不能出来,而是再也不想出来了,或者说,甘愿过井下的生活,其他事情都了无意义。我要做这件事,我的一生只能做这件事······我听见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声音在跟我说话,你这个人到了这个时候,只能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存在了,你被选中了,别无选择了。”
一个人的变革可以由外部催生,但是对小说家来说,个体精神的转折才是最剧烈而真实的抒写。突然觉得那声音,应该是和之前陆谷孙所说的,他心里的“海妖的歌声”极其相似吧,“有说不出的牵引力,即使远行,也要催着你回来。”甚至是让你即便失去了远行的可能,也想就此一直走到最后。
也是因为这段话,我迫切地想要去电影院看看,使一切情感都相形见绌的爱,当呼吸消失才算结束的爱,在路阳的镜头下会是什么样。
事实是,为理想而掏心掏肺的人总是穷困而艰难。被路人指点,被世间冷落,在雨里叼根烟彷徨,三十岁的年纪还和小孩抢球没正经样,唯有在电脑前码字时才两眼发亮。而他笔下的那座城,征鼓伴随马蹄声碎,少年笨拙地闯入,却也坚毅潇洒。小说家真的验证了一直以来我的写作信条,“坏的叙述者会让故事成为自己的诅咒,而好的叙述者会让自己成为每个故事里的英雄。”

而书中的千兵卫先生(即关宁)呢,在曾经的曾经,他是会因为小橘子有一天突然指着他的脸吐出一个奇奇怪怪的“pia”音而落泪,会穿着妻子早上熨好的西装出门,望着清晨的街道默默在心里说“愿意一辈子为你们奋斗”的那个深爱着妻儿的男人啊。可是他却被美满的生活背叛了,六年来生活也未曾因此对他感到惭愧。哪怕一直像死了一样地活着,都要学着让希望和绝望保持各自的秩序,不知道算不算生活给予他的扭曲的补偿。
“从一个正常人突然变成了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人,好像月亮突然失去地球的感觉。”这是他在接受刺杀小说家任务之际的喃喃自语。转念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因为“人人为心爱之人而死”,没错,为之死去才好。所以在我看来刺杀的念想之所以最终被抛弃,不仅仅是因为他想要在小说里那个和自己苦苦追寻的女儿重名的小孩,在与自己的梦境高度重合的时空里好好活着,仿佛就意味着希望终会碾压阴郁和悲伤;更是因为他和小说家的字典里,都没有“权衡”抑或“代价”,只有“认定”和“不渝”。而选择从不权衡,无畏代价,一旦认定,矢志不渝的自己,就是他们为心爱之人而成为的心爱之人(前者为己之所爱,后者为理想的自己)。

所以最后他接过了小说家的笔,续写出了加特林大炮,对着赤发鬼高喊“代表月亮消灭你”的桥段,大家都觉得这真是可笑至极呀,可是这就是一个父亲啊,一个好像昨天都在陪女儿看《美少女战士》今天却失去了一切的孤独无比的父亲,发自本能输出的文案与唯一的超能力。
在双雪涛《飞行家》的序里,很有共鸣的一句话是 “我喜欢写小说,可能这是一种省力的怀念,让所有人成为我的虚构,而我非常胆怯出现在他们面前,因为那会使所有意念中的精神塔楼都变成一件真实的黑色围裙,同时伴随着责任,世故和磨损。”
意念中的塔楼,应该是像影片里乍现的北极熊一样的,承载着追寻的执念的意象。而在现实里的黑色围裙,我更愿意理解为是像《四重奏》里小雀说的那样,穿着白衣服吃意面时都会出现的,一个为自己围上围裙的身影,是生活中时而能庇护自我的,不可或缺的避难所选项。写作真的像一个武器,带着主观的视角,遮掩那些泛滥在心底的情意,而又不伤害记忆,让一切永葆新鲜。
最后想表达的是,很开心有这样一部作品,在纷闹的春节档里,它显得很特殊也很珍贵。虽然回想起来当时因为看到了很多吐槽的声音,也在犹豫要不要去看,但很庆幸的是对我来说是无比值得的。情人节那天,在我很喜欢的一个影评公众号【3号厅检票员工】关于刺杀小说家的解读文章的评论区里,有一句“这部电影像是写给所有文字工作者的情书”真切又恰如其分展现了被打动的我的内心。所以这大概也是我执意想要写下这篇的原因吧。
影片上映之后,在微博发布的长文《让我们穿过那扇门》里,双雪涛用浪漫的笔触写道,“即使一切都是梦,找到你就找到了梦的机制,”作为观后的结尾再合适不过了。但愿世间所有的爱,相信与追随,也都是如此简单的真挚,在新的一年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梦的机制。
ps.锲而不舍邀请路过的你
关注我的公众号:蕤宾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