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篇叫《我为什么不群发拜年短信》的文章,目测今天这篇文章的点击量会超过五十万。这样一篇在春节不群发祝福短信的文章被广泛关注折射出人们对群发祝福短信的复杂心情。
群发祝福短信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
很久以前,我也玩过群发祝福信息,最牛逼的还是自己编了打油诗把祝福的话套进去,炮制出自认为是独一无二的祝福,洋洋得意地点下群发键。过了一段时间总能有一条条看似回复的信息收入囊中。只是这千篇一律的短信看似热情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慢慢地,我也懒得发了。
但逢年过节,还是能在微信上手机上收到各种祝福信息。我经常这样回复:“谢谢哈~祝你节日快乐,事事如意!”其实这也是群发信息,只是编辑了一份复制了一一回复罢了。但这样稍微用点功夫让人感觉到明显真诚了许多。
在这个社交靠各种号码的时代,谁的手机里没成百上千个联系人啊!平常也不可能一一联系,逢年过节群发下信息至少说明这个人还在联系人列表中,在联络感情方面,群发祝福短信是廉价和高效的社交手段。
只是,我们常常没有这样的认识:感情是有梯度的,而群发祝福信息不能满足我们的多种需求。就像《我为什么不群发拜年短信》的作者说的“不熟的人就算了,关系亲近的朋友如果扔一条冷冰冰的群发短信给我,我会生气难过好久。”我对你那么好,那么在乎,大过年的你却只扔给我一条烂大街的信息,我怎么受得了。
拜年,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
像那种存在手机联系人中几百年不联系的人,群发一条祝福短信未尝不可。
而那些对自己有过关照的人,就应该仔细打一份私人定制的信息。让对方一看就知道是在写他,感激他,心里暖暖的印象自然也深一些。
若是平常关系好点的人,我不只给他专门写一条信息,还根据关系亲疏发各种数额的小红包。
某些特别重要的人,是需要年前年后去登门拜访的,过年时信息也不忘给他用心编辑一条。
任何事物之所以存在都有它合理的原因,群发祝福短信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常常懒到不愿多花一点心思。
愿你愿我,都能在节日被温暖和真诚的祝福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