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鸦片战争爆发,大清一败涂地,8月9日英军直指大沽口,朝野震动,惊慌失措的道光帝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而此前因禁烟而闻名天下的林则徐反倒成为“替罪羊”,官场中各种指责、批评甚至诬陷不绝于耳,道光也翻脸无情,下旨将林则徐革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道光二十一年(1841),林则徐又被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然而攻击和诽谤仍未停止,同年6月28日,道光帝再次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将他“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赴戍途中,在西安与妻子分别时,满腔悲愤的林则徐写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从此有了千古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经过几年艰苦的戍边岁月,林则徐于1845年重新被清廷起用。道光二十九年(1849),林则徐因病辞归,但就在第二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清廷再次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只是此时林则徐已病入膏肓,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病逝,谥号文忠。
何况在晚清大变局的开端,林则徐无疑是先行者。身为封疆大吏,他没有选择故步自封,而是对新世界不断探索求知和学习。他的《四洲志》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之作。也正是林则徐的忘年之交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了《海国图志》的编撰,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也是林则徐、魏源等近代中国第一批先行者为振兴民族、变法图强而发出的时代先声,足以令后人万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