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级个体》30天实践群第21天:在未来的半年里,如果只能接触和学好一个技能,你会选择什么知识技能?为什么?标准是什么?
沟通能力##
我会学习沟通技能,具体是指与熟人,陌生人之间的沟通能力。
原因:之前一直觉得多读书,多学习就可以把生活过的很好,现在却发现完全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在一座城市里,生活当中如何仅仅只有工作和书本,我会过的很狭隘,而且如果在一群人当中其他人都在侃侃而谈,自己却只能在一旁充当听客,我会有一种被冷落,疏远的感觉。
去年年底看过一本书《孤独是可耻》,在一些自己不喜欢的局当中,如果无法避免,那么我想自己也能暂时融入人群中,可以get他们的节奏,或许在交谈当中自己也能得到愉悦感。
自我分析##
在一个群体或一个圈子感觉被冷落是因为对那个话题很陌生,不是自己缺乏表达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而是因为不知道说什么东西。因为一个话题,或许在你与别人之间就筑起了一道无形的壁垒,将你狠狠的挡在堡垒之外。
往更细的讲其实就是缺少某种与别人相同的体验。比如和别人用相同的手机时,那么很自然的会有相同的话题;如果都一起去大理和丽江玩过,那么也就容易的相互分享各自在那边的旅游故事;如果都在一家餐厅吃过饭,那么就可以讨论那家餐厅哪些菜好吃,哪些菜特别实惠等等。
标准##
这个标准好像真的很难量化,自己现阶段的沟通能力也还行,只是前期自己过多的精力都是放在家闷头读书,所以才缺少跟别人相同的体验,因而觉得很多时候很难加入别人聊天话题。下面就罗列些自己目前正在或准备改变的具体事项:
- 平时不许老是在同一家餐厅吃;
- 周末至少抽半天时间参与户外活动,如爬山、读书会、乐跑团等等;
- 平时别人约我一起吃饭,或去哪玩时,如无特殊原因尽量参与(设计院工作太单一);
- 周末叫朋友、同事去新开的餐厅或商城、游乐场游玩。
其它
最近在看演讲的力量这本书,是李笑来老师规定的新生大学四本必读书本之一。记得里面第二张说到了叙述,讲故事,类比,展示等一些列方式。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将自己的观点快速高效的传递给别人,要更加关注作为一个个体是怎么接收讯息,以什么样的方式接收更容易理解,也更方面记忆。
在看得到上阅读文章时,每篇文章基本就一个观点,然后通过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类比传递和论证作者的这个观点,从而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和传播力。
在接下来半年时间,我不仅会增加自己的体验,同时也会深入研究如何讲故事,如何做类比,另外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及时得到别人的反馈,从而调整自己的说话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