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脚底筋膜炎(筋膜炎症,筋膜是覆盖肌肉的一层薄薄的连接组织)是一种常见问题,多发于长期跑步或者负重行走者。
足底筋膜炎发病时,会感觉脚后跟很痛,尤其是在早上起来时疼痛加重,尽管这种疼痛通常都位于脚后跟的内侧,患者可能会在脚后跟底部中心或者更远直达足弓都能够感受到这种疼痛。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一旦忽视,就会因为疼痛改变正常走路姿势,继而引起一系列由于姿势不对导致的全身功能问题;而对于跑步爱好者,这种疼痛会限制跑步过程中足离地面的能力,从而影响跑步效果。
症状:
1、早晨起来疼痛
2、行走一段时间症状缓解
3、过度行走疼痛再次出现
4、疼痛常位于脚后跟跟底部内侧
5、疼痛特点为搏动性、灼热、刺痛性
6、疼痛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足底筋膜炎多因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所致,发生机理:
从下面的图我们可以看到足底筋膜是条状的行成的连接组织,从脚后跟或者跟骨沿着脚底一直到跖骨。它可以帮助你保持脚部支撑弓形,稳定结构,在你脚撞击地面时给予稳定支持。因为在你走路或者跑步时,筋膜随着脚和地面的接触,进行着伸展收缩的活动,因为过度的伸展或者收缩会引发炎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从炎症转变为轻微撕裂。这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伤害,无法正常外出,可能需要一些辅助工具帮助你,还需要去医院做专门的治疗。
该做些什么?
首要的当然是预防!要尽量避免足底筋膜炎的产生,在我们之前了解的足底筋膜炎的产生,是因为筋膜收缩伸展过度导致的无菌性的炎症,那么有人就会说,少走路就可以预防了,其实不然,虽然它是一种足部损伤,但是也有其他部位的损伤也可能会引起足底筋膜炎的发生。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预防。
1、足底按摩,比如借助网球或者泡沫滚轴置于脚底来回滚动
2、给小腿肌肉放松
3、小腿肌肉牵伸
4、舒适的运动鞋,或者你也可以试试矫形鞋垫
5、检查走路、跑步的姿势,尽量纠正异常错误的模式
6、避免在不平稳的路面行走
7、肌内效贴的运动预防
8、避免足跟做反复辗踩动作
9、减肥
如果发生了足底筋膜炎,那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已经有了足底筋膜炎,那么就需要通过正确的康复训练来减少疼痛,逐渐恢复。
一:疼痛管理
缓解疼痛是首要的,因为疼痛,会让你难受异常,姿势变形等。所以如何缓解疼痛是必须要考虑的。
在急性期,可以选择:
1、停止或减少运动,尽可能地减少足部活动,包括走路、爬楼等
2、冰敷或冰按摩足底15-20分钟,每日2-3次,持续1-2天,直到肿痛好转
3、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NSAIDs类消炎止痛药。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连续服用NSAIDs类消炎止痛药不宜超过7天。注意相关药物过敏情况,建议咨询医生后服用
4、严重影响行走的,建议使用拐杖
二:负重训练
在急性期过后可以选择:
1、踏车或划船有氧训练(有氧训练促进软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愈合)
2、使用MRS运动控制训练系统在闭链模式下做足趾屈曲位的等长收缩,从而实现足底筋膜牵伸
3、提踵训练(渐进式足底筋膜负重训练,从双腿提踵训练过度到单腿提踵训练)
4、泡沫滚轴足底筋膜松懈(放松足底筋膜,但不要滚到受伤处,减少拉力对疼痛位置的拉扯)
5、足底屈肌强化训练(足趾下踩毛巾增加足底筋膜复合)
6、冲击波(诱发组织间松懈,促进微循环;压应力可促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细胞摄氧、镇痛,促进局部代谢)
7、泡脚热敷(缓解肌肉、软组织僵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8、慢跑(适当的有氧活动,恢复运动状态)
9、超声波干预(缓解软组织僵硬、促进血液循环)
10、肌内效贴(纠正筋膜异常状态,维持筋膜稳定)
11、腓肠肌放松(放松肌肉,缓解紧张,环节足底筋膜引发的疼痛)
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运动,减轻疼痛,让我们动而无忧!避免和减轻运动损伤。
梧柚的愿景
在未来,梧柚将是一种全新的
健康生活方式
我们努力的终极目标是
让每位热爱运动的客户都能“动而无忧”
现正值双节到来期间,梧柚十分运动防护中心特推出价值500元的免费VIP评估大礼包,赶快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登记预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