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粗略看过一遍,几无印象。今日再翻开,顿生惊奇,这样一本厚重的书,时至今日才想起来再次翻看,这些年,似是错过了,某种深沉的生命的力量。
(一)
于暮年,将一生的颠沛流离,低声诉说。
没有愤怒,没有哀怨,平平静静地,像是在讲述着别人的故事,像是在倾诉某一件闲情趣事,那样清淡,却让人震撼。福贵以醍醐灌顶的力量,用看尽人事沧桑的沉静告诉我们:“活着的力量不是喊叫,而是承受,承受一切来自生命的责任,和最深的孤独。”
他对生命的解读,像一位哲人,在揭示生命的真谛。
(二)
这是福贵的故事,更是20世纪整个年代的故事。
我无意要重复其中的故事情节,只是想要一抒心头之感。
我是一口气看完的。看到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都一个一个的死去,我开始觉得余华是残忍的,是血淋淋的刽子手,他亲手杀死了这一个一个的生命。
可是,如若没有这样的鲜血淋漓,又如何而来这样深入骨髓的震撼。
(三)
福贵的儿子,有庆,是第一个死去的。在那样的年代,他懂事到让人心疼,他明白姐姐被送人只是为了让他可以上学,但是,他不要去上学,他要姐姐,哪怕被父亲打。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来回跑了”他的母亲说。一句不痛不痒的话,怎么能够表达母亲再也见不到孩子在村口蹦蹦跳跳的心痛?可是,她又能说什么呢?
有庆是有爱的,他是那么执着的爱着他的两只小羊,为了给羊割草,每天在田间和学校来回奔跑。没有人可以剥夺他爱它们的权利,除了死亡。
他的死亡,只是因为县长夫人临盆输血,而他正好血型相配,所以抽血过多而亡。这样的死亡方式,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也许是在诅咒那个时代,而我更愿意说他是死于人性的冷漠。
(四)
另外一个我想提到的人是家珍,福贵的妻子。
想来想去,没有找到哪一个合适的词可以恰到好处的描述她。
如果没有家珍的不离不弃,福贵这一生的故事也许就无从谈起。
年轻的福贵,跟当时很多其他男人一样,浪荡公子,辗转于青楼、赌场,家珍没有责骂他,拖着七个月的身孕去赌场,当面下跪,求他回家。福贵觉得丢了脸面,动手打她,命人把她拖出去,十几里的山路,她一个人,还有肚子里七个月的有庆,在雨后湿滑的泥泞里,摸黑回家。
面对他的嫖赌,她没有哭没有闹,而是做了四样菜,每样菜底下都放一块肉。福贵明白,妻子这是在告诉他虽然样貌不同,但女人终究都是一样的。
福贵赌博把家底败光了, 家珍被父亲接走,可是后来她又偷偷跑回来帮助他;福贵被抓去做壮丁,她一个人在家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在家里等着他回来;她得了软骨病,却依然坚持炼钢,挣工分,帮福贵应付家里生计;病重在床,却担心女儿凤霞还未嫁人,硬是扛着不肯离去。后来,凤霞嫁人了,她终于放心了。觉得来世上走这一遭也值了。
她是一个懂得知足的女人,从来不嫌弃福贵;是个聪明的女人,懂得怎么样生活;是个苦命的女人,忍受了多少常人难以承受的痛。就在她觉得她终于可以安心的时候,凤霞,她仅剩的唯一的女儿,难产死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他说“我也不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能给你做一双鞋”,她说“我也是当娘的人,我两个儿女活着的时候也都孝顺,这一生有这些也就知足了”,就是这么一个平平淡淡的女人,陪着福贵走了坎坎坷坷的大半生。
也许,对现在的我们而言,这样的女子,这样的爱情,这种淡然的心态,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吧。
(五)
太多时候,我们在感叹生不逢时,感叹生活不易,可是,生命中真正的痛,是艰难的生活吗?不是,是绝望。
福贵这一生看到了多少生命的消陨。先是父亲被自己气死,母亲的病逝,儿子有庆被抽血抽死,女儿凤霞难产离世,妻子身心难熬病逝,女婿被水泥板夹死,外孙吃豆子被撑死,最后,只剩他跟一头买回来的老牛相依为命。经历了这么多,只怕已经没有气力再为生活中的琐事悲痛了,唯有坚持活着。
这也许就是这位老人可以平静叙述这一生的原因了,没有什么再能在他的生命中掀起任何波澜了。
他遗世而独立,他冷静而深沉。
(六)
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迷路者,我们都是按照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也许我们是对的,也许我们错了,或者我们有时候对了,有时候错了。在盖棺论定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在前面的时间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而人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