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14)20220610
今天大家在群里聊天的时候,偶然提到了,我和同学昨天用表情包讨论了一些话题,编了一个童话故事,然后大家都很有启发。
没想到不少同学感兴趣。于是,把这两个表情包转发到了群里。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爱学习的同学们,顿时开启了自我觉察,深入思考的讨论会。
有人说,我看到了我对孩子的态度不够好,有人说我看到了我面对某些事情时就是这样的……(没有征得授权,此处不转载大家的发言)
也有特别谦虚的同学问,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我不敢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每个人看到的、写出来的内容,都应该被尊重,都不应该轻易被评判。
有人说,大家写的都是自己的投射,没有对错之分。
其实不尽然。
每个人看到表情包里的小猫咪,会有自己的解读,会有自己的重点,这是投射。但是,自己的投射不一定要说出来啊!多数人也许并不希望自己的投射被人评判。
于是,我很纠结,除了那句“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真的不知道该说啥。也请大家原谅,我无法回答“这样理解对不对”!因为,除了您自己,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来判定对不对。
从下午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半,总觉得还有点什么事没完成。我现在就把它写出来吧。
昨天,我们讨论的内容是,如何教孩子和小伙伴相处。
其间,举了一个小例子,或者说编了一个小故事。
如果一个孩子进入一个新集体时,像第一个小猫咪似的,那么,其他人会如何回应?(大概率是把这个表情复制一份,还回去)
这个孩子接下来又会如何回应其他人给出的表情呢?再复制很多份一个一个还回去?好像力气不够,因为对方人多。孩子可能会哭诉“他们合伙儿欺负我”,爸爸妈妈也很难帮上忙……于是只好成为第二只猫咪,开始自怨自艾的猫生。
故事讲到这里,听的人都听明白了。接下来的续集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如果是咱们家长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后面的部分就可以和孩子一起编,或者由孩子独立完成了。
自己编的睡前故事,是不是很酷。而且,比给孩子讲道理省力气,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