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很忙碌,也感到很疲惫,但是晚上闲暇之余还想翻看一下这本书,因为郭老师写自己生平故事的文章平易近人,很接地气。一篇篇文章都有一个个小故事又有不一样的人生启示。
在《我拿什么献给灾区的孩子》文章中,感受到郭老师的真性情和浓浓的爱国情怀。“汶川大地震”确实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后来,我有机会到汶川一所小学看了地震遗址,扭曲的教学楼,悲伤的故事,也是让我忍不住直流眼泪,所以读这篇文章让我身同感受,心生涟漪。好在,这些灾难都过去,人们对美好的期望也逐渐实现。
在《音乐教育从心开始》中郭老师讲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让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为旨归的特殊学科,一门唯有用心才能完美表达与深刻体验其魅力的心灵艺术,我们所实施的教育,也必须从心开始。
音乐教育如何从心开始?
将“目中无人”转变为“目中有人”,就必须做到“心中有人”,因为眼睛是听从心灵引导的。老师的心中要装着学生——一个个本来就存在种种不足而需要我们去引导、培育、宽容的孩童;当老师心里有学生,老师也必然会被学生珍藏在心底,镶嵌在眼中。
将“脸上无情”转变为“脸上有情”,就必须做到心中有情,因为表情是听从心灵摆布的。老师不是要告诉学生如何表情,而是要启发,引导他们用心去表现与聆听音乐,真正让音乐去撞击学生的心灵,那样的话,学生的脸部表情才会栩栩如生。
将“耳中无音”转变为“耳中有音”,就必须做到“心中有音”,因为耳朵是听从心灵召唤的。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教学生怎么听,而应该是多让学生自己去听;不能一味的让学生听老师说,而应该是让学生去听真音乐;不能让学生带着沉重的包袱去听,而应该是让学生轻松自由的去听。
将“口中无声”转变为“口中有声”,就必须做到“心中有声”,因为嘴巴是听从心灵指挥的。学生心中有声,并且想说就说想唱就唱,这是音乐教学的一种境界,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和谐氛围和轻松情调做支撑。这样子的氛围与情调,唯有师生之间惺惺相惜,心心相印,才能真正达到。
这四个方面的从无到有,把音乐课堂要改变的现状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的现状是存在的,却一直没有反思原因或者找解决的措施。其实,音乐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可是,有时候一节音乐课往往会变成老师的“独角戏”,学生缄默不语。究其原因,课堂备课要充足,教学环节要设计合理,更主要的就是教学要从心出发,不是为教课堂内容而教,而应引导让学生从心感受音乐——“目中有人”“脸上有情”“耳中有音”“口中有声”,这也是每个音乐老师要追求的音乐课堂。
加油坚持、拒绝慵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