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产生情绪,情绪产生动力,动力催生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一些这样的情绪让我们焦虑,担心痛苦不堪,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容易引起焦虑的五种扭曲的思维方式。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这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走两个极端的思维。拥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认为事情不是全坏就是全好,看不到事情的复杂性,多面性也没有中间地带。。
小娇是个害羞的女孩,她对同学聚会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还是答应跟一群同学去参加这个聚会了。聚会前,他们一起吃晚餐,觉得挺有意思,然后他们决定去k t v唱歌,在路上她也感觉不错,但是当她来到k t v的现场的时候,尤其是面对一群她不那么熟悉的人的时候,小娇开始焦虑了。她忘记了,在k t v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会感觉紧张或尴尬,也会有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儿,可是他觉得整个k t v和在k t v里的人都让她讨厌。于是,她就一直黏着跟自己关系特别好的一同学,并提前离开了这个聚会。
只看事情消极的一面
只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看不到积极的一面,其结果是对世界充满悲观和焦虑。简单的说坏事都是自己的原因,好事儿都是别人或者外界的原因。
小王在一场足球赛中,攻入了制胜的最后一球,教练就把他列入了校队的首发阵容,而不再是替补队员了。但没过多久,小王就开始抓狂,他认为自己是个骗子,因为他进球的唯一原因是对方守门员犯了个错误,他练习得非常刻苦,一直是球队中速度最快的球员之一,但是呢,他并没有看到自己为成功付出的努力,而是将自己的成功看做偶然和巧合作为。首发阵容的一员,让他非常焦虑,甚至影响了他在比赛中的发挥,最终沦为了板凳队员。
把一切看作灾难
这种人往往会基于最小的征兆做出最糟糕的假设。大大家可以想象多米诺骨牌,一块倒了就是一大片。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胃持续疼了三天,她开始担心自己的健康了,很快他完全吓坏了,她没有办法入睡,她相信自己肯定是得了某种不治之症,比如胃癌。她在网上查了很远越来越多的消息,就觉得自己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也越来越悲观,她觉得自己要死了就给我打电话。当我赶过去的时候,我说“”你这么担心,咱们去找医生看看不就行了吗?“”她特别害怕,她说:“我不去,我去了之后肯定是癌症了,我死定了。”然后她就深信自己只有几个月可以活了,但是当我把他弄到医院经过检查,她只不过是得了肠易激综合征,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因焦虑引起的健康问题。然后,她就开始跟我接受焦虑治疗很快胃就不疼了。
只凭自己的感受判断
处在情绪中的人,头脑容易发热,很难清晰理性的思考,只要自己感觉像真的就相信它是真的。
小Q在男友的手机上看到一条短信,“大哥,我是你的唯一。”小Q立马奔溃了,认为原本老实巴交的男友也不过是个花心大萝卜。她拿着男友的手机就是给这个号码拨了过去,可是接电话的是个男人,开口说“兄弟什么事儿?”小Q想,哼居然找个男人代替自己接电话,这个女人也太狡猾了。
然后就把男友摇醒,一通的审问,男友却根本不知道这个不存姓名的电话是谁的。自己又打过去一次,才发现口音和自己老家类似,但是真想不出来是谁的。可是小Q不依不饶认为对方就是外遇了。
最后折腾了一圈发现是人家家孩子的恶作剧,已经好多电话打过去质问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会欺骗我们自己,我们会在情绪之下就认为自己想的就是真的。
完美主义
拥有这样思维的人,觉得不能做到完美的事儿,就不值得去做。
小燕子觉得,他自己必须成为单位最好的员工,最好最大的笔杆子,这样的才能受到领导的喜欢才能被同事所看重,不然他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他对自己的期待特别特别高。高的根本无法实现。单位里的任何荣誉都要有他的份儿,否则他的工作就是白做,他的付出就等于零。领导所有的夸奖只能围绕他,只要领导夸奖了别人就是对他的否定。结果他只能永远对自己失望,对所有的事情感到焦虑。
后来呢,我和他一起重新设定了目标,结合理想和现实设定具体的可以实现的,适合自己的个人目标,而不是一直与别人比较竞争,当他发现所所有他认为完美的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完美只是他们向世界展示的一面,了解到这一点之后,他那些焦虑轻松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