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八零后,在我们上学那个年代,平时除了常见的《读者》、《知音》、《故事会》之外,其实也没多少课外书可看,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就是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和《文化苦旅》第一次亲密接触,是在高中时期的国庆节。当时学校放假三天,我趁机将在同学间传阅的《文化苦旅》借过来,带回家里如饥似渴地阅读。这部著作视野开阔,内容广博,读完一遍觉得还不够过瘾,接着又读了一遍。
后来我到南方工作,每次逛书店时,只要看到不同版本的《文化苦旅》,就会拿到手上翻阅一下,寻找其中差异。前几年听说重印了新版,增删了部分文章,于是便从网上购买了一本新版《文化苦旅》,再次阅读这部精品图书,温故而知新。
余秋雨原本是一位研究戏剧的学者,而且在该领域著书立说甚多,颇有建树,散文并不是他擅长的体裁。之所以写作这本书,是因为他内心萌发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愿景,并产生对中华文化的思索与追寻,渴望在旅途中解放自己的心灵,对中国文化做出贡献。因此,他在不惑之年,毅然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从书斋里面走出来,开始了文化苦旅。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作为一名作家、学者,余秋雨也将这样的价值追求深深地根植于自己内心,时刻准备去实现它。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余秋雨,将自己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他走过大漠荒原文明的废墟,追寻天涯海角先贤的足迹。他一边走一边记录,一边走一边思索,见证了一处又一处的历史印记,那些远去的岁月变得鲜活,这时余秋雨才意识到,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画卷中,自己之前的思想和格局有多狭隘。每走过一处地方,都会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笼罩全身,让自己心潮澎湃、赞叹不已。余秋雨站在古人站过的地方,感受着中华文化落在这浑厚苍茫、山高水远的神州大地上!
余秋雨把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钢笔记录在本子上,最终成就了一部交织着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的作品——《文化苦旅》。他在这部书中饱含深情的诉说打动了无数读者,此书也成为他所有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著作之一,多次重印,经久不衰,以致盗版猖獗,令人叹为观止。文化界甚至有这样一句话:一部《文化苦旅》可以养活一家出版社。
为什么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会火遍全国,能让社会各个阶层的读者都喜欢?答案是格局大。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开辟了历史散文的先河,与普通游记不同的是,《文化苦旅》反映的更多是历史真相。余秋雨治学严谨,实地考察过的东西才敢下笔。有一回,他为了落实海南岛某处景点一副楹联上的文字,数次去函了解情况,还是不甚满意,于是亲自跑了一趟,只为实事求是。
这本散文集,充满了人文的情怀,文笔清新自然,优美流畅,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和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如沐春风。
写江南水乡,余秋雨说:“江南水乡是小家碧玉,江南的美女更是皓腕如雪、情意绵绵,处处都充满温柔。”
写莫高窟,余秋雨说:“经过了千年的岁月,莫高窟依旧鲜活,它的血脉、它的震撼,这是何等强大的生命力。在莫高窟,一代代艺术家向我们走来,这里有穿越千年的演出,他们的游行让我眼花缭乱,莫高窟的神奇之处恰恰因为它是一场盛大的狂欢。”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如此震撼且厚重的文字,也只有知行合一的余秋雨能够挥洒自如,那些整天呆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的所谓大师们,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了。
余秋雨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文化苦旅》里面的散文浸透了中国文化的凄风苦雨,余秋雨以个人生命的真体验和真性情浇铸成文字,举重若轻,力能扛鼎,不仅上承新文学散文的余绪,而且开启了一代风气,将整个当代散文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
这些散文被文化界称为“大散文”,意味着大的格局、大的气度、大的视野。虽然作者的文笔是散文性的,但其眼光却是历史性的,有着超越文化历史现实之处。
所以金庸放言:“有人说浙江没有会写文章的,就算我不会,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白先勇意味深长地说:“余秋雨先生再一次唤醒了唐宋八大家建立起来的散文尊严,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对世界心灵的诗化思考。”
余光中评价道:“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
有些作家的作品虽然在国内很畅销,但搬不上教材的页面,走出不了国门;余秋雨的作品不仅被奉为经典,而且在国内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样的作品更有价值,市场会给出答案。
学名师,走正道,练真功。一本好书胜过一位好老师,我从未参加任何写作培训班,正是因为读过不下三遍的《文化苦旅》,才有自信在公司内刊或者宣传栏发表文章。
不管是了解历史人文,还是提高写作水平,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都值得一看。读完这本三十五万字的散文集,也许只需要一天时间,但内心的收获将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