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个远离大海的内陆省份,但小村却取了一个与海相关的名字一一海滩村。
这里的土地沙化严重,虽经多年的绿化治理,当地的植被生态的恢复效果显著,已经有数年没出现沙尘暴的天气了。但野外的植被大多是沙棘、沙稿及藤蔓刺松类的耐旱植物,其覆盖下的土地大部是颗粒状的细沙,在层层的马尾松及塔松、白杨的包围及防护下,能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非常有限。
海滩村很小,自县道引出的一条水泥路成为村中的主要街道。村中总共约有十七、八户人家,散落筑建在蜿蜒村道的两侧。
由于地处地广人稀的鄂尔多斯高原,村民们人均拥有土地基本都在100亩以上,且家家建有宽敞的平房和方方正正的庭院。并且村民们所建的房屋,院和院之间均相隔很远,相互间保留有充分的空间。
我经常去的是一入村道出现的第一个农家庭院,院子建的很漂亮,是典型的的当地三合院,院内有五间朝阳方向的正房,两侧各三间东西厢房,院子南侧是铸铁栅栏围成的院墙和铸铁栅栏入户门。房屋青砖红瓦,煞是好看。
小院独门独户,院门外是用水泥砖铺就的小广场,煞有其事的布置了三个家用汽车的停车位、两个小粮仓、一个设有石桌石凳的小凉亭,看上去很是开阔、舒服。
院子的西侧是房子的主人开垠出的一片菜园,园子很大,约有3亩左右,己用砖混结构的矮墙合围起来。
夏天的时候,我经常来这儿,也经常向小院的主人购买一些玉米、南瓜一类的农产品。小院的主人是两位中年夫妇,很和善健谈。这对夫妇的子女均在城里工作,只有周末的时候才会带孩子回来团聚,与周边的很多农户一样,过着与世无争的农家生活。
这里的风土人情,与饮食习惯与我的老家有很多的不同。近10年了,好象一直在融入,但一直没有完全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