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词为李煜绝笔,是一曲生命的哀歌。
时李煜被囚禁汴京已有三年,宋太宗欲杀之而后快,只是缺一个适当的理由。
传李煜生日当晚(7月7日),命随身的歌姬唱此词。
宋太宗闻之尽是对故国的追思和怀念,尤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一句,让他彻底起了杀心。
于是一杯毒酒赐之,“千古词帝”的生命终结于此。
说来可笑亦可悲,可怜亦可叹。当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一句词断送了性命,可见文字的感染力有多大。
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
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 】·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艳艳春花,姣姣明月何时是个头呢?往事历历在目,却是不堪说、不堪忆,不堪回首。
春去春又回,东风上了小楼,却怎么都温暖不了那颗哀伤的心。故国的月色是最美的,如今却不忍回首相看。
金陵城的雕花栏杆,玉砌台阶应该是一如既往的华丽,奢侈,奈何里边住的人已换了,不再是当初熟悉的那些。
你问我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就像那东流的长江水一样绵绵不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