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每天进步?我的方法是每日复盘、每周复盘、每月复盘,这样不仅能够让我对每一个周期的学习内容印象更深刻,也便于我及时调整下一周期的规划,让我每天都非常有规律,不会乱糟糟,也更容易有一个效率人生。今天的文章就是我最近复盘出来的3个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有帮助。
像设计师一样做笔记把《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版式设计原理与应用》翻了第2遍,书是本好书,可以好好看下。看的感受是:因为实际还没有接触平面设计,所以其中的一些案例对于自己当前来说,无法引发共鸣,之所以会翻第二遍,是先看些案例培养“语感”。看《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中间有两段话很有启发:
我已经认识到,那些我没有画过的东西,我根本就没有好好地看过,而当我开始画一件平凡的东西时,我意识到这件东西是多么的不平凡,完全就像奇迹一样。
——菲德瑞克.福兰克《视觉的蝉》
如果某种像绘画一样的活动,变成一种习惯的表达模式,那么一旦拿起绘画工具开始作画,这个人就会充满灵感,而且马上争取使自己进入更高的精神状态。
——罗伯特.亨利《艺术的精神》
这两段话的共鸣来源于做笔记。
那些没有做过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笔记的文章书籍,好像就真的没有好好的学习过,当自己开始做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笔记的时候,才发现:
原来真正的学习是这么回事;
原来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这些东西;
原来我们学完之后,应该采取这样的行动。
唯有让自己产生行动和改变的学习才算是有效的学习,而只在脑海里产生片刻短暂的共鸣的学习方式,显得很低效,稍纵即逝,调用不起来。
那么,当我们把做画笔记当作一种活动,一种习惯的学习方式时,一旦打开思维导图或者PPT,整个人都会充满灵感。
把自己置入一个创造知识美,设计知识美的角色,你像是进入了一个知识小镇,你的目的是游完这座小镇后,要给这座小镇画一幅地图。
你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边看边画,一种是快速的游完一遍之后再画,后者画出来的地图会更加精细,因为胸中有竹,能更灵活的掌握手里的纸和笔。
练习“拆思维”
最近觉得“拆”字很有意思,源起是练声音的时候,请了一位专业的小伙伴来当我们的老师,帮我们纠音。
我们通过读某个段落中的一句话来纠音,我说,以一个句号为单位读长一点吧,老师却说,不能,要短一点,这样就更能发现某个字的吐音练习。
我突然想到,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有这种“拆思维”,拆的越小越能发现问题。
拆声音,听一个人的声音,可以听整体的情感、气息、语调,最后具体的每一个字的吐字。
拆解文章:文章-段落-关键句子-关键词,得到框架、逻辑线;最后具体到最小单元之间的联系;了解每个知识点是如何连接的,甚至图解的时候都是把名词、动词、补语挑出来构建联系。
拆图:联想到背景、模版、结构、色块、排版、字体、颜色、各种元素的应用与组合应用。
拆体系:发现某个社群做的很好,拆机制,有哪些关键动作,转而应用到自己的社群中。
........
总而言之,成长式的学习,知道拆,懂得拆很重要,想学什么,就找到好东西,用拆的思维学。
制作“活”笔记
活笔记应该是公开的笔记。
把你的学习笔记公开分享出来,让别人看到,甚至可以编辑,这种思维的碰撞,一起共创的笔记,往往很有力量。
我经常和团队的成员说,把每天的画图和文字记录放在石墨里,让我可以进去编辑和反馈,这就成为了一份共创的笔记,彼此会对对方抱着期待而做一件事情。
所以,我把笔记发给你/我邀请你参与我的笔记点评与共创,给彼此带来的动力不一样。文档是活的,任何人的输出笔记都不是被动的看,而是可以和文档的主人互动,自己也作为拥有者。
活笔记应该是有加工的笔记。
关于信息处理模式的转变,这句话认同不能更多,来自公众号L先生说的《一份摆脱疲劳的自救指南》:
从「新鲜感导向」的「获取-囤积」,到「成就感导向」的「反刍-输出」
「获取-囤积」的东西是死的,「反刍-输出」是活的。做必要的收藏,做更多的反刍输出。
所以,建议你做更少的输入,而做更多的信息加工,你不如看10分钟的书,用这10分钟的知识撬动其他知识,花20分写出来,比你直接看30分钟的书,知识吸收的更牢固。
记住:不要一心想着多,越多越不容易专注,而是静下来反刍,思考,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