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婆婆做了一桌子菜,老公的朋友吃饭的时候只吃了一点点,我知道他饭量没那么小,大概是饭菜不合口,就把老干妈拿给他,他果然吃了半瓶。婆婆不好意思的说:我做的菜不好吃,朋友客气的说,他最近食欲不好。
婆婆不到20岁就结婚了,当了近40年的家庭主妇,煮了40年的菜,做菜时间比我的年龄都大。但是,每一次家里来客人,我们家硬菜基本就是叫外卖,或者请厨艺好的亲戚帮忙,她自己也挺不好意思的。无独有偶,她的妹妹,也是30多年的家庭主妇,一个常年生活在海边吃海鲜的人,我第一次去她家,做的螃蟹是焦的,她难为情的说:我不会做饭。
我常常思考,一个做了几十年饭的人,为什么做菜能如此难吃?
以前我深信1万小时理论,看了这两个活生生的案例,我明白了:时间并不能堆积成就,这个理论给懒惰、不勤于思考的人,找了很好的借口。比如,小时候写字不好,老师说写多了就好了,我就不假思索的在家不停的抄书,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字还是如此的烂。
刚到简书的时候,我立志要坚持日更,也看很多人说,学写作,先写100万字再说。这个说法没有错,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凑100万字,不思考,不做刻意练习,只是口水式的流水账。哪怕坚持3年、30年日更,恐怕也很难有更大的进步。
唯有坚持正确的方法,不断刻意练习,不断修正,才能取的真正的进步。
勤奋的前提是要有正确的方法,否则都是徒劳,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