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两国之间的长平之战,正史普遍是一边倒讥笑赵军主将赵括纸上谈兵,导致赵军被秦军包围,最后四十万赵军被秦将白起活埋,从此赵国衰落。但是,我们仔细查看另一些史料,就能发现真相并非如此。
首先我们看大家知道的正史。长平之战初期,赵军由老将廉颇统率,由于廉颇在长平三年防御,导致赵国国内粮食几乎耗尽,加上秦国情报机构的特工在赵都邯郸散布谣言,诽谤廉颇,赵王失去耐心,于是派“主攻派”赵括替换了“主守派”廉颇。赵括上任时,长平地区的赵军约有45万兵员,而秦军约60万兵员。
45万对60万,在人数明显少于对方的情况下,赵括竟然敢违反常理,冲出防御工事,大举进攻,正史一致认定,这是因为赵括年轻气盛,头脑发热。秦王秘密换白起为主将,白起制定了“后退诱敌,包围歼灭”之作战方针,将大约四十万赵军主力诱入山谷中,包围了四十六天,赵军投降,白起活埋了这四十万投降的赵军。
从这一部分正史记载看来,好象赵括确实是个年轻气盛,头脑发热,只会纸上谈兵的傻冒,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来看看长平战役之后的一些事件。
正史记载,长平战役后,为了阻止白起乘胜继续攻打赵都邯郸,赵王派苏代带重金去秦国,贿赂当时的秦国总理范睢,于是范睢对秦王说,秦军力竭,不宜继续攻打赵都邯郸,于是秦王令白起撤兵回国。
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正史记载明显有漏洞。人家范睢总理在自己家里收黑钱,史官能知道啊?范总理的这一腐败案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向纪委举报的啊?此外,最重要的是,如果秦王明明知道白起在前线歼灭四十五万赵军主力,却仅仅因为范总理的一个捕风捉影的说法而彻底打消灭赵之念头,那么,这个秦王肯定是脑子进水了。
所以,我们肯定,秦王决定长平战役后退兵,并不是因为相信范总理的“秦军力竭”之捕风捉影的说法,而是秦王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得出结论,秦军确实不能再打下去了。
那么,为什么秦军在长平大胜,却不能再打下去了呢?
我们先来考查一下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兵力情况。赵国北部长期驻防大约两万军队,用来防御匈奴。从距离上来看,这支部队十天之内就能回防邯郸。还有一支在长平被秦军分割于包围圈之外,从而侥幸逃回的邯郸的运粮部队,约四万人,但这支部队有点杂,半数以上属于运粮的民工,战斗力很一般,另外,邯郸城内应该还有一支卫戍部队,据正史记载,邯郸的常备卫戍部队大约五千人。
综上所述,长平之战后,赵国剩下的勉强可战之兵总数不足七万人。如果白起在长平大胜之后,手里还有十万有战斗力的秦军,那么从理论上说,应该有机会攻克邯郸。但是,白起手里还有十万可继续作战的秦军吗?如果有,秦王难道就因为范总理的几句空话而严令白起撤军,放弃灭赵机会?从这可看出,白起手里明显没有十万可作战之兵可以继续攻邯郸。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从正史记载,白起催粮的一些行为看出秦军的实力。
白起在长平战役期间,多次向秦王催粮,而秦王在白起包围四十万赵军之后,把全国的粮库搬空,给白起送过去可支撑两个月的军粮。秦军包围了赵军46天,加上赵军投降之后,白起又养了四十万赵军几天,这两个月的军粮应该吃得差不多了。
而正史记载,白起在长平战役后给秦王写的信中,一个字也没提到催要军粮。如果说,白起手里还有几十万秦军,几十万张嘴每天要吃饭。可是,白起完全不提军粮,这只能说明,长平战役后,白起手里也就剩下小猫几只,没几张嘴了。而白起本身也并没有打算继续攻邯郸,所以也不需要军粮。
赵括接手赵军时,赵军和秦军的兵力对比是45万对60万,而长平之战结束后,剩余的秦军竟然连赵国剩余的不到七万残军也无法歼灭,这足以说明,长平之战后,秦军可能也只剩下不到十万有战斗力的兵员,无力继续灭赵。也就是说,长平战役并不是一场秦军打赵军的歼灭战,而是一场秦赵之间的消耗战。赵军在长平阵亡的人数超过四十万,而秦军阵亡的数字很可能超过五十万。这些阵亡的秦军,可能主要是在赵军被包围的四十六天内阵亡的,也就是说,赵军在被包围的四十六天内,在赵括的领导下,不断地突围,不断地消耗秦军的有生力量。一句话,赵军最后全死光了,但秦军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可以看出,赵括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仍然拼死了相当数量的秦军,这足以说明赵括并非纸上谈兵之人,赵括的战术所长确实在于进攻。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赵括真的在一帮警卫员的保护下,杀开一条血路逃出了包围圈,那么,正史可能要重写了。因为战役的结局是,秦赵双方的主将都没死,秦军阵亡人数甚至多于赵军,这怎么能算赵军失败?只是因为赵括不走运,突围时阵亡,所以,正史并没有仔细追究秦赵两军的具体损耗,而是重点书写双方主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赵军主将死了,秦军主将没死,所以秦军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