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红梅,一名国学礼仪的爱好者和分享者。每天读诗五分钟,生活如诗般美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诗经》。今天的诗叫《相鼠》
国风·鄘风·相鼠
先秦: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chuán)死?
这首诗的题目很有意思。相,看。看什么,看老鼠。老鼠有什么好看的?仔细读完,才发现,看来并不是叫我们看老鼠,而是通过老鼠借题发挥,借鼠骂人,骂那些没有礼仪的人,很多人说是这是《诗经》里骂人骂得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
我们看这首诗是怎么骂的吧。
你看那老鼠还有皮,作为人却没有容仪。一个人若无容仪,不去死又能做什么呢?
你看那老鼠还有牙齿,作为人却无廉耻。一个人若无廉耻,不去死还等什么呢?
你看那老鼠还有肢体,作为人却无礼仪。一个人若无礼仪,还不如快点死了呢?
怎么样,可以感受到了写这首诗的人的强烈情感了吧。
这首诗的诗义很好理解。《毛诗序》说:“《相鼠》,刺无礼也。”此诗从外表、内心和行为三个方面,痛斥没有礼义廉耻的人。丑恶的老鼠尚且有皮有齿,无礼之人却连老鼠都不如。像这样的人活在世上干什么呢?还不如早早去死,免得伤风败俗。诗中充满了厌恶和愤恨的情感。
为什么诗人如此厌恶无礼之人呢?这首先要从礼的功用说起。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礼就产生了。它本质上是人的内在尊严和外在和谐关系的反映,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礼仪,因而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记·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对于个人而言,礼已经内化为一种道德修养;对社会而言,礼维护着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礼更多的时候是公共道德的反映,违反了礼,就违反了当时的公共道德准则,因而被人厌恶。
礼仪并不是一种权力意志的主观规定,礼者,理也。义者,宜也。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种共识,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合适行为。
刘向《说苑》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鲁哀公问孔子:“聪明而有才智的人会长寿吗?”孔子答道:“是的。聪明而有才智的人会长寿。人若不聪明,缺乏才智,就可能死于非命。这种情况大约有三类:第一类是起居无定时,饮食无节制,过度逸乐或者过度劳累。这样的人最终会被疾病夺去性命。第二类是居下位的人忤逆其君,犯上作乱,贪求无止。这样的人最终会被刑罚夺去性命。第三类是好犯众怒,以弱小挑战强大,不懂得克制忿怒,不自量力地采取行动,这样的人最终会被刀兵战事夺走性命。这三种死于非命的情况,都是咎由自取。”刘向讲完这个故事,评论说:《诗》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亲爱的听众,从这首诗大家知道礼仪的重要了吧!学习礼仪,做知书达礼中国人,弘礼礼仪学院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