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有时间组成的,浪费时间是否就是浪费生命呢,那么什么是算的上浪费时间呢,做什么又不是浪费时间呢。
记得看《蒋勋讲文学之美》,蒋勋说民间生长出来的文学是有着强韧顽强生命力色彩的,文人多愁善感的美学文学在民间是没有多余时间酝酿的,因为要忙着生存。
此刻的自己是否是在多愁善感呢,自己早已厌倦了工作,能增长技能,但却不开心,因为时间的度过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人要生存,就得适应社会规则,对于普通大众平凡人是如此。
《月亮与六便士》里查尔斯中年出走去巴黎学绘画,任谁劝也不回头,面对批评职责,他说,“如果我不挣扎一下,就会死掉”。我想许多人是理解他的。
今天聊天朋友说:年轻工作不拼一下挣一点钱,否则父母年老了,在病床前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让我我沉思了良久,这是生命存在的现实,只是自己一直没有诚实面对,把压力责任摔给了他人。是否只有到了面对那一刻才会醒悟呢。我是否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呢,别人作为家里的一个独生孩子知道要承担父母养老、小孩教育。而自己确是一直躲避了这些家庭责任,是否有点任性了呢。
昨天看了一个对欧丽娟老师的访谈,谈到杜甫、李白、王维、曹雪芹等那些文学名人。我想他们也不可避免的要有那个时代赋予的压力,可是他们却留下了久久不息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他们在那个当下是否也经常寻问生命的意义,是否也常迷茫呢。曹雪芹为什么决定写一部不同以往的文学作品时,付出了自己余生所有生命时间直到死亡,丢掉名和利,单为写出那样一篇文学巨著,他想让人们真正了解的家族文化是什么呢。
木心说:好在生命是无意义的,各样的人才能赋予它各样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给它赋予吗,自己又要怎样给他赋予呢。是否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还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太多,而没有诚实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