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标题党。
前些天,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辞职了,准备在家全职带娃,接下去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她不放心让老人带,注意,此处“老人”还是她可“肆意指挥”的亲妈。
秒震后,秒理解。
广场舞或从娃娃抓起!
据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显示:在北京,70%左右的孩子接受着隔代教育;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中有50%-60%由祖辈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也超过50%。而其让祖辈带孩子的理由中,42%以上受访者表示工作忙没时间带;30%以上受访者表示因与老人同住,老人时间多。
由此可见,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家庭的隔代教育已超过半数,原因主要是:父母忙成狗,祖辈闲的慌?!
其实无需数据,随机走访下您会有所发现。凡是有点花花草草或儿童娱乐设施的小区和商场,基本下午开始经常聚集着很多上了年纪的阿姨大妈,一个以上老人+一辆小车+一个孩子,已成出行标配、晒娃的准确打开方式。一派其乐融融的聚众晒娃景象,如果“po主”是个年轻的妈妈,可能看着还有点不和谐,就如同一场有组织有纪律的广场舞自导自演现场,突然冒出几个年轻人跳得极high,正常却有点晃眼。广场舞是奶奶辈儿的,带娃也是奶奶辈儿的?!
哟,说到“广场舞”,知否那个四川的“广场舞小神童”郑学智?!娃现已然是个见过世面的小名人了,上过N档电视节目,秀过N场即兴表演的广场舞神技,堪称“一看就是奶奶带大的”的典型模板。娃娃一岁开始就跟着老人跳广场舞了,只要音乐一来,这娃全身广场舞细胞和神经便被打开,什么样的音乐配什么样的舞蹈,踏踏小脚、招招小手、扭扭小腰、摆摆小臀,看上去像个及其专业的“广场舞黑带”选手,专业又萌萌哒!假以时日也许会专研成“广场舞教父”!
但也有部分忧心人士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们认为这么小的娃娃再这么下去阿是要废了啊,举手投足间会不会变“娘”了?!没见一跳广场舞,简直就是阿姨大妈们神附体,天天泡在这些大娘大婶七大姑八大姨的世界里,不光学会了她们的舞蹈动作和神态,很可能耳濡目染连处事风格和思维模式都一样了!还有啊,没看见只要音乐一换成洋气的英文歌,这娃就选择性不会动了,因为广场舞的配乐主要是“最炫民族风”、“小苹果”一类。
我想,这主要还是大部分人眼里低成本、高龄社群性质的广场舞的“不入流”,不像殿堂级高雅艺术的芭蕾那样(你们就是看不起广场舞嘛!)。当然,如果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场舞发扬光大并带到国际舞台,从娃娃抓起也不是坏事!
当然,问题不在于广场舞和小孩跳广场舞,而在于日常老人在带小孩时,一边是没人照看的小孩,一边是那些广场舞舞友在那里“搔首弄姿”勾引想跳的“野”心。好吧,说人话,在于隔代教育还是亲子教育?!
隔代教育 vs. 亲子教育
先来看下隔代教育忠实拥护者或受益者总结的一些好处:
1. 老人有足够的耐心,有利于家庭和睦。
大多数屌丝父母都是打工狗,有些自控能力较差的,被老板骂了回家拿娃撒气,而这时,心态已平和多了的老人挺身而出,及时进行劝阻及疏导。
2.老人有足够的时间,有利于陪伴孩子。
老人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陪伴孩子慢慢成长,甚至童心未泯的一些“老小孩”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
3. 既能吸收先进思想,又能传承传统文化。
碰到素养高的老人,就偷着乐吧。孩子在长期接触过程中受到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熏陶,并有机会去传承之发扬之。
4. 经验丰富且能成为后方坚实后盾。
老人毕竟是过来人,再不济,你们不也这么长大为人父母了么?除带娃外还做饭烧菜洗衣拖地,有的还在小区边废地上种起了菜…你们安心去工作吧,对,菜不要买了,一会去“自由地”挑点自家种的白菜吃吃!
当然,有拥护者,自然也有反对者。她们多半认为:
1. 老人缺乏科学的育儿观,过往经验太落后。
尽管祖辈都是“过来人”,一手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现在再照老经验带自己孩子的孩子应该没问题吧?!
嗯?!
有位妈妈曾说过,她婆婆曾偷偷给她刚出生没多久的女儿挤乳头,以避免内陷,说她们乡下小时候都这样。还好没发炎。
再看大一点儿的,笔者有位“花匠”朋友,她说她们幼儿园经常会有一些进餐时不会吞咽的小朋友,饭菜包在口中,咀嚼能力差,进餐慢且困难,很难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而且这类幼儿通常长得较矮小。问其原因,多为祖辈教养,觉得母乳或奶粉又方便又有营养,一直以母乳或奶粉为主,没有在6-9个月及时科学地添加辅食,错过了培养咀嚼能力的黄金期,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幼儿的饮食习惯以及咀嚼能力已经很难再培养。
孩子在0—6岁的成长期间有很多个敏感期,比如视觉的、听觉的、口的、手的、空间的、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很短暂,经过这个时期就会消失,不会再出现在同一个时期对相同的兴趣点有同样强烈的兴趣感。所以在特定的敏感期内,相应的配合开发及教导这种能力,使其得到真正发展,事倍功半而且有利于孩子身心及智力的发展。
这些,年轻的父母尤其是妈妈会经常寻找相关信息,还会和群里的其他父母讨论交流,但祖辈的老人很少会,很多甚至不会上网。
2. 保守不爱动,或只专注于自身的兴趣爱好,限制孩子身心发展。
孩子精力充沛活力十足,一刻不停地探索周围感兴趣事物。而老人毕竟体力有限,且很多对他们来说都见怪不怪了,没精力陪孩子从早到晚地探索新鲜世界。
比如,我们很多老人自己不爱动,喜欢窝家里沙发上看电视,他们也“强迫”孩子一起坐着不动看电视,一看就是好几小时或大半天,影响孩子视力。
一些老人比较保守,自己不愿尝试新鲜事物,在孩子接触的过程中,不是时不时打断他们,就是干脆限制他们去接触,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发展。
还有一部分老人“爱玩”,但身上又肩负着带孩子的重任,于是就带着孩子一起参与,比如上文提到的跳广场舞的孩子,还有些爱斗地主打麻将的祖辈,孩子其他不会,“我炸”、“和了”顺溜得很。
曾听到过一位妈妈的亲身经历,由于家里没人照顾孩子,请了自己的阿姨来帮忙,本以为很放心,因为这位阿姨有帮别人照顾孩子的经历且受好评。某次中午回家一看,这位阿姨是如何“恐吓”孩子睡觉的?神神叨叨敲锣打鼓鬼神附体般吓唬孩子再不睡,xxx就要来抓你啦!孩子哆哆嗦嗦蒙着被子睡着…这得多大的心理阴影!老人只是乡下传统图土方法便捷又“好用”(她们自己觉得)。
3. 过于宠溺及保护孩子,养成不良性格。
大多祖辈是很喜爱自己的孙辈的,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什么都由着孩子的性子,容易造成任性自私的性格。
还有的老人安全意识过于强烈,甚至怕孩子走在身边都会被突然抢走,恨不得栓手里牵好,还时常吓唬孩子,给孩子灌输过于负面的信息,致使孩子胆小不敢放开接触身边事物,影响心智发展。
4. 影响父母威信树立,造成家庭矛盾。
有些老人爱插手父母管教孩子,怕父母管教过重打疼孩子,听不得孩子哭,妨碍了父母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感。孩子们很会察言观色,时间长了,孩子做错事受到严厉批评,他们就会搬救兵寻求庇护,起不到批评纠正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孩子知错就改的责任感。
一朋友曾诉苦,只要她的孩子一哭,同住一屋檐下的婆婆便二话不说破门而入,一把搂过宝宝哄起来。Sorry,这房间里原来是个假人吗?!
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很多都有过矛盾和争执。上述针对北上广部分家庭的调查数据显示,有42%家庭表示偶尔争执,37%表示经常吵架,而主要矛盾点在方方面面:行为习惯教养、饮食方面、学习方式方法、生活作息规律、着装、品德修养、娱乐活动等。
亲子教育,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而父母的陪伴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无可替代的。
1. 孩子情绪更稳定,个性发展更正常。
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感,有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祖辈们溺爱的问题在父母这边较少出现,孩子性格发展更均衡。
2. 孩子教育更系统、有延展性。
年轻父母自身所受的教育比祖辈多,处在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科学化社会里,他们会与时俱进积极获取相关知识去教导孩子,孩子受到的教育更为系统,有延展性。
3. 更会鼓励孩子进行探索。
年轻父母大多喜欢鼓励孩子进行尝试,他们很少以“这个很脏不要碰”、“这个不好不要摸”、“这个碰了会生病”等去限制孩子探索未知世界。
4. 孩子和父母更亲密,家的概念更强。
在孩子需要得到情感满足的小时候,父母不和孩子亲,待长大后性格定型了,想弥补也弥补不了。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对于幸福、满足、安全、稳定、快乐等家庭提供的概念深有体会,一生中家给其带来的都是正面的、阳光的、温暖的形象,父母是最亲的人。
提到亲子教育,不得不提下张柏芝,可能她确实有段失败的婚姻、有不堪的过去,但她绝对是个亲力亲为的好妈妈。在真人秀节目《妈妈咪呀》某一期质问一带有怨气的年轻妈妈,她认为四岁的孩子应该保持童真而不是需要“独立”,她自己也未必幸福到哪里,但至少让两个儿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至少不会去说爸爸不好,都会觉得爸爸也是爱自己的,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正常上课、正常交友、正常玩耍。笔者无意中看到这段节目,对她的印象大大改观。
孩子自然是亲带的好!不过事实上,很多父母由于现实生活中压力所迫,还是不得不选择隔代教育,或者由自己和老人的“混合教育”。
“隔代教育”不如“全家总动员”
既然事实如此,我们就只能尽力以己出发了,改善隔代教育,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1. 提高祖辈文化素养,灌输科学幼儿知识。
2. 互相理解、及时沟通,避免争执。
3. 共同育儿,不把责任全扔给祖辈。
4. 教育方式的统一,小辈不乱指挥、祖辈不添乱。
5. 有主有辅,有序进行。
其实,笔者个人建议的最好方式还是全家总动员式的“混合教育”,白天父母安心上班,由老人带孩子,晚上教育孩子的大任及大权交还给孩子父母。但不管怎么样,都需主次分明,由父母作为主导,而祖辈老人为辅助,这样有秩序的进行。
咱没有三年产假,很多人只有短短几个月全程陪护着自己的孩子,但你的娃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特点,接下去该怎么抚养了,这些应该是由父母自己最清晰并传达给辅助的人的,而不是你的婆婆或妈妈来告诉你:诶,你娃最近吃手厉害,你娃胆小,你娃明天开始吃果泥…同时,我们感恩祖辈老人的无私付出,多多沟通,互相理解,共创河蟹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