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并购)
1.互联网的四颗明珠
搜索引擎,社交网络,软硬结合(小米手机,电视),b2c平台
3.腾讯2014年3月10日,京东和腾讯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京东将收购腾讯b2c平台,QQ网购和c2c平台,拍拍网百分之百权益,物流人员和资产,以及易迅网的少数股权和购买易迅网取得股权的权利。
腾讯向京东提供微信和手机Q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腾讯获得京东约15%的股权,以及腾讯在京东首次公开招股中,以招股去了京东5%的股份,腾讯总裁刘炽平进入京东董事会。
4.这个案子是由京东投资人,高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磊牵头策划的
他掌管的高瓴资本目前拥有210亿美元的规模,是亚洲最大的投资机构,起初,京东和腾讯的团队有人反对合并,腾讯一方的反对更激烈,张磊开玩笑说,腾讯的人恨不得拿刀来找我,把他们的工作弄黄了。
2011年,张磊就找到刘强东和马化腾见面聊,
2012年要把他们拉在一起聊,两人心态不一样,腾讯在电商上没有认输,有没有进化到用资本,合纵连横的境界京东正在上升期有没有合纵连横的强烈需求那就战场上见。
2013年他看到了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趋势,而且速度很快,投资人每次在京东的董事会上都知道刘强东,移动互联网怎么办京东每次都跟董事们说技术跟不上,流量跟不上张磊很高兴,刘强东已经有意识了,和腾讯合作的事情就有谱了。
从腾讯的角度来看,这是投资京东的最好时机,京东当时估值80亿美元2015年4月10日,京东估值454亿美元张伟说服马化腾靠的是两个字,库存
腾讯这家公司什么都强,且精神有创业文化哟,用户体验有但是马化腾字典里是没有库存两个字的,他已经做了半辈子的生意,没有见过库存,他觉得易迅增速很快,每年一百分之百的增速几年后也能做到1000亿元的规模,但是张磊告诉马化腾,当知道1000亿的时候可能会有两三百亿的库存,每天都要检查,否则就会被人偷被人贪污,被人所好把话筒从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做了一个互联网帝国,一直在跟虚拟商品打交道,你能想象马化腾去仓库盘点库存吗?
张磊告诉马化腾你最大的问题不是赚钱,而是要减少不该花的,时间和精力,马化腾终于同意了。
在京东和腾讯团队一次会议后,大叫张磊做讲话,酒桌上张磊说了四句话,
第一句是人生苦短,要搞就搞大的,
第二句是要搞大家搞成永恒的,
第三句是永恒是不可能的,再牛也要不断创新
第四句是早死早超生,要么自己去死,要么自己毁灭自己在去超生。
张磊用了库存和移动的四个字,解决了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一笔并购案,京东2014年第四季度移动订单占比由第三季度的29.6%攀升至36%,同比增幅高达372,如果没有QQ和微信,京东移动端能占比这么高吗?腾讯在这笔投资里赚了7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精力集中精力提升了又转化了70亿美元的利润率,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这就是格局观,做企业需要有格局观的老板能看懂大局,张磊说,这是互联网史上少有的双方共利的大案例。
今日资本为什么选择投资刘强东
今日资本曾经做过全国三强的家访,主要是针对中产阶级访谈之后,许昕对于加长持股军工的股票更有信心了,
第一,80后是互联网的重度用户,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差不多每天五个小时,宅男宅女,没有兄弟姐妹抱着QQ聊,兄弟姐妹都在互联网上
第二50%的东西是在互联网上买的
第三消费者愿意为母婴,食品,化妆品正品行货溢价服务费,为的是正品行货,这正好是京东的长项。
在三四线城市,五千多元月收入三口之家,房子父母给买了,女方买家居车生活没什么负担,500到800,元花在小孩身上,1000元是生活费,两千元存起来,还有近两千元随意支配,这两千元花到哪里很重要,一两百的区间对于他来讲不是什么事儿,唯品会把客单价降到100多元以下的时候,销量就会暴涨,这些用户研究服装款式鞋子追求舒适,买不起阿迪达斯和耐克,就买李宁和安踏,原来吃洽洽瓜子,现在买三只松鼠,在食物上消费也升级了。
在三千的调查中,有两个一线城市,两个二线城市,六个三线城市,消费者对京东的评价是,正品行货,没有假货,送货特别好,开发票售后服务值得信赖。
淘宝的痛点在于太多选择,不能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价格差差距大,不知道该信谁,对于品质敏感型的商户和用户,已经流向了唯品会和京东.
(为什么腾讯电商没有做起来)
腾讯从2004年开始做拍拍网,在时间上没有落后阿里巴巴多少,但是两者的觉醒天壤之别。那时候淘宝是阿里巴巴的全部未来,阿里巴巴会调动最好最多的资源,而腾讯只觉得是一个机会做好了很好做不好也不影响大局。
阿里巴巴恐惧已被直接抽调精英,全力以赴,竭尽所能在网络上投放广告,那时候淘宝搜的事情是马云直接抓腾讯3号做拍拍,但是腾讯能赚钱的太多了,拍拍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产品就拿多一点的预算也很难,一方面是资源的投入度化,差异很大,一方面是意识的差异,阿里巴巴做营销起家,愿意砸钱投广告,腾讯则觉得没有必要花钱靠口碑传播营销预算每年也就是一两百万拍拍作为亏损的,非公司,主营的业务在内部,地位很弱。
腾讯觉得电商很重要,决心成立独立子公司,加大投入的时候将宝压在了易迅身上,回望腾讯电商的战略选择,资源有限,只能选择一个战略方向的时候,腾讯选择了自营b to c,结果错失了那个机会,那就是平台型的,b to c,2009年腾讯做QQ商城模式已经展现了巨大的潜力,那时候家猫还不知道天猫要做淘宝商城,还没有一家独大商家对QQ商城也很热情,而京东只是在2010年底开始做p0p,但是刘强东的决心很大。
后来腾讯反思道思维的局限性,第一,总在想非此及彼,不可以都做,这样的话,京东,也不要做,拍拍不做pop了,如果公司不想投太多资源的话,可以用创业的方式来做开放给外部融资,第二,不要总是想会不会有更好的模式,一开始觉得淘宝模式很好,做了有可能怀疑不好接着就觉得QQ商城的模式好,做了都不行,每个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有自己的窗口时间错过了窗口时间,就错过了做大的机会,一开始全力以赴坚决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