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的复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印度电影引进中国已有几个年头了,从刚上大学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摔跤吧,爸爸》,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成功地把各国教育、亲情、人性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表达了出来。起初我基本看的都是三大汗的作品,不论拍得如何,至少电影时长都摆那儿了,没个小三个小时一般是下不来的。

        但直到2017年从藏南的中印边界和对手打了个照面回来,来年又在外国语学院学习了些印地语文化的我,对于这个古老的国家和文明有了全新的认识。排除宗教因素的影响,对于走心和叩问灵魂的主题,我是比较感兴趣的。加之近几年的悬疑片越发流行,这个古老国家无疑也为他们的影片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最近上映的《调音师》便是最好的证明,借此安利你一下。

        在进电影院之前,其实我在《海蒂和爷爷》和《一个母亲的复仇》之间的选择是犹豫的。一来时间有限,二来直觉使然。我向来不喜欢剧透,只从中有类似火影的感悟分享。就是昨天交流的那个点,当一个人伤害了另一个人差些致死,等后者回光返照之时是选择鸣人那样隐忍的自我培养还是必须让对方体会同样的痛,从而实现所谓的世界大同。这是个历史性问题,尤其在后者已具备复仇能力的情况下,“以暴制暴”和“我佛慈悲”之间的分寸向来是不好把握的。

        笔者认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作为母亲,你讲话,在生产时男人在与不在差别不大。好像他们能帮着生似的,但在我们的集体里也流传一句话,说来惭愧。很多同志除了生孩子不会,还真的啥都会呢。所以设想电影中的情节如若真发生在我身上,我只有一种感触,不再敢像之前轻易嘴一张就说“我已做好了当父亲的准备”。其实我现在自觉还没有能力尽到做丈夫的责任,不自觉和悦读的一文题目契合《不乱生孩子,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部看完后感到酣畅的同时,胸中又郁结沮丧和沉痛的电影。 我之所以感到沉痛并不单单是因为电影中被摧折的少女,她的...
    筱武阅读 546评论 2 5
  • 昨天母亲节,本来想着要不要带妈妈去电影院看电影,后来有事耽搁了,我自己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印度电...
    筱念凉阅读 1,977评论 2 0
  • 很多人印象女人是魔鬼,是因为想达到自己的某种欲望;但这部电影表达了她并不想成为魔鬼,是因为对女儿的爱,一是表达我爱...
    塔树先生阅读 753评论 0 0
  • 宝宝已经可以扶着东西畅通无阻,可是对于松开手独立行走一直没有勇气。今天看他扶着毫无支撑作用的软垫子也可以走起来,我...
    无名小卒001阅读 402评论 0 0
  • 幽兰在深山, 相遇总是缘, 君子为之语, 芳香千万年。
    陇右行思阅读 678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