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无戒学堂学员:大荷
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上又被称为“迎合型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或好好女士,心理学家指出,讨好型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碍。这种性格最大的特点是隐藏自己的情绪,非常害怕起冲突,所以他们会压抑自我的需求。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绝,一方面是源于对失败的恐惧。特征是,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喜欢主动道歉,会迎合他人,不懂拒绝,没有原则和底线!
我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自己在为人处世时,比较不舒服,发现自己什么事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让我自己做什么决定的时候,生怕得罪别人,而内心不舒服。也觉得自己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好,不会处理好好朋友与一般的朋友的关系,别人对我不认可,就会不舒服等等自己的心理异常那个,去搜索了百度。
输入的就是讨好型人格,结果不搜不知道,一搜就带我进入了一个颠覆我的观念的世界,看了好几篇讨好型人格的文章,并且一篇文章是知乎转载过来的,就去知乎看,那个作者写了很多普通大众心理方面的文章,比如“如何改变讨好行人格”“你要学会自私”,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停止自我攻击开始,善良不等于软弱。
通过学习,解构自己的行为模式,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方式很不健康,不利于自己的心里坚定,心里强大,和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
也去追寻自己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那边要追溯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在我童年时期缺乏的关爱,那时候爸妈晚上出去工作,把我一个人放家里睡觉,我好害怕,那时候才五六岁,同时,他们吵架打架,都给我的同年带来了不安全感,青少年,母亲又去外地打工,父亲自己忙自己的,我就在这个亲戚家吃饭,那个亲戚家吃饭,早已养成了要乖,要听话的性格,也学会了喊村里的所有人来讨他们的喜欢。在村里还不影响我,过得挺好。上学高中后才知道,自己对于别人的一点点关心,就很感动,对于得不到好朋友的关注而嫉妒,对于老师的批评很自责,对于喜欢的人,追求的办法就是低自尊的讨好,到大学这种价值观,讨好型人格一直影响我,不敢对班导教代的事面前拒绝,不会拒绝生活中的事,这样,情商也就很低,得到不认可又很苦恼……这样不健康的性格伴随着自己到工作岗位到去年自己三十多岁,直到2020年底才意识到自己这麽多年来的心理问题,被讨好型人格的文章救赎了。但要改正,只能慢慢来,因为那些不健康的理念,已经在我的潜意识里面,养成了习惯。
我发现,自己身边也不乏讨好型人格的朋友,他们也是一样的对人很好,其中一个朋友向我诉说:有一个同学,不是很喜欢我。他苦恼的对我说。
所以,我就知道,他是这种性格,很希望被所有人认可,这根本就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讨好型性格的朋友,就对我说过,自己就很想得到别人的人可。
当有这样的观念,我们就会很容易受挫,我们把自己的开心的主动权交给了别人,别人认可你,喜欢你就开心,不喜欢你,不认可你就不开心,那岂不是活得很不自在。
如果你是讨好型人格,推荐你看一本书,叫做《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作者哈丽雅特.布莱克。也可以在知乎搜索讨好型人格和自卑,对你会有帮助。
另外,想得到被人的尊重和认可,讨好不是最好的办法,唯有聚焦自己的领域,做到很优秀,这样,你所需要的尊重和认可,就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