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成绩那天,我拎着两份成绩,第一次月考、半期考试。
问:
进步的同学举手。
班上几乎都举起手,从一分到三十到六十到九十到一百二分,有学生一直举着手。
有学生忍不住哭了。
高考是两年长跑,就算是进步一分,我们也要肯定孩子。
我是老师,也是家长,看到孩子们没到更好线,也很焦虑。
但越焦虑,我越告诉自己冷静。
冷静下来找方法、找共识,一起努力。
三月到四月,七班每件事都在成长,班级活动、成绩、凝聚力……
越焦虑,我越告诉自己别指责。
因为他们已经习惯被指责被批评,这很难给动力。
教育者不该怕问题,而是直面问题。所以我选择更慢一条路,倾听、尊重,达成共识。
让孩子自己找回自信。
举手那一刻,我看到太多自信。
我知道,我们目标是去更好的大学。
这是家长、老师、学生的共识。
我希望我们都知道,那里得一步一步去,不急着下一次必须去六百、七百。
现在的进步,需要鼓励、需要引导、但尽量避免重力,因为那样可能凋零。
成绩出来后,和吴罗的对话一直在我耳畔萦绕。
“你的化学很老火啊。”
“张老师,我进步了一倍,进步了二十多分。”
“老师向你道歉,你很棒,继续加油。”
考试刚结束,我们已经制定下一次月考的目标。我对学生们讲,我们要达成共识,要以终为始。
我们把这一次分数,放在电脑桌面。
我们在一起商讨,如何走向下一次的高度。
我们在一起希望,下一次考试,没有退步的同学。
我们在创新,因为唯有创新,才能弯道超车。
重新组建小组,语数英物化生,一起做总结、做单科学习计划、做课前三分钟,甚至尝试备课,把自己彻底变成老师。
我这样说:此刻我们是同事,是四十九个新老师,在六个有经验的教师培训下,成为一个专业团队。
这将是我们五月、六月的行动。
总说:进步,让我们拥有信心。故而,更要去呵护这份信心。
教育,是培养孩子能够不以运气、环境而决定命运的能力。
高一七班全体师生,全体家长,期待下一战的辉煌。
附:不妨直接给孩子讲自己的焦虑,别绕圈子。但不要指点孩子怎么学。只表达情绪。
又或者,陪伴着孩子,读读书,她自己做自己的作业、复习。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必须随时告诉自己,学习非一朝一夕。
譬如:
孩子,我真的很担心你的成绩,妈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你可以告诉妈妈吗?
孩子,我们可以达成共识,我可以不阻止手机,但是,前提是做完作业(并达到优秀标准)
重点:牢记谈话目的不是争吵,而是达成共识。牢记谈话过程中,氛围比内容更重要。
附二:欢迎在本文、或者群里直言表达。作为班主任,我是诸位家长的朋友、战友,也是和孩子交流的桥梁。
我是大雄老师,这本书是《不成熟的班主任管理》永远不成熟,永远在创新,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聆听,永远在对话,永远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