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之前上课,别人的课题都是要学会开心,学会乐观,学会理解,学会积极,学会各种正向的东西……等等~导师找了半天,最后给他的课题是,学会悲伤学会哭。
因为没啥事儿在他这儿能成为伤心事儿,活的太开心乐观。所以,要学会悲伤和哭。
内心丰富的人会这样,有时在海边看海,看着看着就哭了。 也不过就那么一会,过了就好了。
因为他太逗比,以至于天生就是个乐天派连生气和悲伤都需要学习。所以最近在学习并实践,如何生气,如何不爽。
以前我觉得如水的平和从容是修心达到的境界,真的没啥接受不了的事情,没啥好生气难过的,无非换个角度思考,一切发生都是经历和安排,好事儿。
现在的不同在于,发现人的七情六欲,是天性,要接受,人应该拥有“哭”“悲伤”“生气”“烦躁”等等……
开心是发自内心的,快乐的能力,是人生第一要义。
一旦内心快乐,人是具有力量和能量的。由快乐可以衍生出很多品质,自信,勇敢,坚韧,专注,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懂得如何幸福,懂得怎么生活的有趣。
尤其探究哲学内容的学者,深刻晦涩,很多容易走到悲观的死胡同,其实挺可惜的。越高精深的领域,越偏僻的领域,越思考人性的领域,越需要内心的快乐,才承载的起。
关于人生意义的探求等等,有太多的东西几代人也没有想明白。其实也想不明白的,走进死胡同的也都不是凡人,这些人多多少少有点幽冥之气,也值得敬佩。
当然很多悲情人物贡献很大,如川端康成 、大江健三郎 、海子、林嘉文 无不是这类人。
很多外界人觉得有点神经病,可是也正是她们走到了这个境界,才会有这种神经质的特性。不过到底活着的意义更大,还是建立在悲情上而来的精神地位意义更大,反正也没标准。
一个领域走到头,几乎算是人类人性的黑暗胡同,很难出来。
睿智如高晓松 ,也说自己过了四十岁很多之前想不明白的事,不惑之年依然想不明白。但不惑的是之前想不明白的事 ,现在不去想了,所以反倒自如。抓着不放的想,沉浸在低落里,最后无法承载起来,更没有答案,只好换一个状态,也就是由生到死,最后留下些苦大仇深无法解决的思考。于人类的思考领域,是贡献,是里程碑,没错,然而我个不应该助力去提倡。或者说不是提倡,而是树立。
中国的教育,隐约之中有一种牺牲崇拜。不管是战争的牺牲,还是学术的牺牲,或者事业的牺牲,文学尤其,由悲情带来的神圣感。
中国的当代教育和文学 其实已经没什么个人色彩的东西了,这也是当代文学远不及民国那么灿烂。文学和写作本就是一件极其个人化的东西。
这个度很难去拿捏,多跨一步就是引领,少一步就是不尊重。总之,在探寻哪个更重要的路上,不同人生阶段都会换的。
所以,好好活着的文学,更有力量。所以,好好活着的文学,我觉得更有力量。瞧巴金爷爷老成那样,笑的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