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教育理论

    1946年,美国教育技术专家戴尔在他的《视听教学法》一书中,研究了录音、广播等视听教学手段如何运用于教学,会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等一系列问题,总结了视听教学方法,提出了视听教学理论。戴尔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来描述,称之为“经验之塔”理论。

(一)“经验之塔”

    戴尔将人类获得经验分为三大类,即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并将这三类经验方法分为十种。



    1.做的经验。

(1)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是指直接与真实事物本身接触而获取的经验,是通过对真实事务的直接感知取得的最丰富的具体经验。

(2)设计的经验。

是指通过对模型、标本等间接材料的学习而获取的经验,

(3)演戏的经验。

指让学生在戏剧中扮演某一角色,使他们尽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经验。

以上三个方面的经验,都含有亲自参与的活动,在这三种方式中,学习者不仅仅是活动的旁观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故称为做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

(1)观摩示范

(2)学习旅行

(3)参观展览

(4)电影、电视

(5)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由静态图像、广播、录音等提供的信息,通常能为没有文字阅读能力的人所理解。这些视听手段可以为个人或小组所用,在班级教学中它们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3.抽象的经验

(1)视觉符号

主要指能表达一定含义的图标、地图等抽象符号,已看不到他们所代表的事物的实在形态,是一种抽象的代表,如地图上的曲线代表河流,线条代表铁路等。

(2)语言符号

(二)“经验之塔”理论的要点

1.塔的经验分布

塔的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但不是说,求取任何经验都必须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下层的经验比上层经验更有用。划分阶层只是为了有利于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和抽象的程度。

2.学习方法

教育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这是有效的学习方法。

3.教育升华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

4.替代经验

位于“塔”的中间的部位的那些视听材料和视听经验是替代的经验,它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分布方式的不足,且易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形成科学的抽象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使教学更为具体、直观,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

    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倒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而位于塔中部的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电影电视等介于做的经验与抽象经验之间,即能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又便于解说或教师进行提示、概括、总结,从具体的画面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定理,形成规律,是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它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现代教育技术》(第二版)读书笔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