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浏览了一篇博客,写的是作者关于司马懿的一些独到的体会。也许受之影响,今天一不小心跟同学说起三国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了,即兴说出了一段话:同样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我觉得司马懿比诸葛亮厉害。理由是:司马懿的孩子比诸葛亮的孩子厉害。也许这个结论有些武断,且慢慢听我分析分析。
在思维正常的情况下,排除智力受到伤害和英年早逝等特殊情况下,孩子的未来更能说明父母的一些问题,因为这些跟他们是密不可分的。子不教,父之过。同样的道理,在父系主宰的封建社会,后代的成就不同,大部分源自父亲的教育模式不同。子之异,父之异也。先说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淡泊明志,学习的是一种情操;宁静致远,要求的是实现远大的目标。贵族血统无可厚非,但不能表现太过即可。诸葛亮对刘氏毕恭毕敬,想必他孩子耳濡目染,做到这个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至于远大目标是什么,在《诫子书》中似乎诸葛亮没给孩子明确的答案。他孩子的立志,我觉得应该很清晰,就是继承他的衣钵,同样为蜀国鞠躬尽瘁,最终目的平定魏吴,匡扶汉室。
再说司马懿。有一日其二子练剑,司马昭言:我等练剑皆为帝王家,今不为所用,所练何为?司马懿努而骂之:你等年纪轻轻一遇挫折,便松散懈怠,日后怎成大器……司马懿耐而教之: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是如此,贵在随机应变。虽然他们父子只有简短的对话,从挫折教育到应变之术,无一不是那个年代司马家族最迫切需要的。在险象环生的政治环境中,这无疑是最本质的教育,最精辟的教育。这一切,在司马家族今后的斗争,尤其是在政治斗争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高明之处,在那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更需要的是挫折教育和应变之术,而不是陶冶情操的淡泊明志,也不是树立远大的但不明确的宁静致远。孩子所学课程的不一样,他们的将来就可想而知了。《触龙说赵太后》有句话,触龙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私下以为,说的太精彩了。做对手,诸葛亮和司马懿打了个平手;做父亲,诸葛亮也许是和平年代的好父亲,但是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下,司马懿为孩子想的更远,更胜一筹。诸葛亮和司马懿他们当然都还有别的孩子,选最优秀的足以说明问题。
诚然有人质疑,当时的诸葛瞻只有八岁,而诸葛亮此时已经54岁了,就在这一年病逝五丈原。不幸的是,他又比司马懿早逝,毕生的精髓也许没有完整的传授给孩子,显然诸葛瞻受到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但是古人好多自幼熟读兵书,八岁的孩子完全可以阅读兵书,完全可以接受战争的洗礼。纵使诸葛瞻不懂这些,但是身为人父的诸葛亮一定要教与他。而经百度查实诸葛瞻八岁时,司马昭22岁了。这个年纪跟聆听他父亲应变之术的教诲时有些出入,但是已是青年是肯定的。也许这个年纪更能理解父亲的教诲吧。然而不管怎么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早期教育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在诸葛这个特殊的家族而言,与当时三国鼎立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难道是在匡扶汉室方面有理想主义,在教育孩子这方面也存在理想主义?个人愚见,诸葛亮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定的前瞻性。而不同的是,司马懿站在那个时代的高度,娴熟的掌握了方向,为孩子掌舵的稳稳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