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教师眼中的新教育
栖霞教师发展中心 戴志梅
170126周四晴暖
今天,看到一位朋友写了一篇文章,用文字回答了她现在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尤其是朝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组织大学生定期开展读书会,成了她生命中重要的一件事,已深印她的生命圈,给大学生带去了福报的同时,也提升了她自己的生命价值。
透过文字,我看到了一位大学教一颗幸福满足的教育心,让我感动不已。
这位教授的精神富足与积极进取的生命状态,正是新教育人的教育生活的一种常态。
我读过她的叙事,了解她走进新教育后的行动轨迹,新教育的共读共写,带给了她全新的活力美。她不但带着学生读书,还陪伴自己的孩子读书,如今她的孩子已经读了无数本书呢。
我第一次听说新教育年会,是桥西年会,没能去参加,但在教育在线学习了无数位教师的感想和那年年会的报告。读完后,一种莫名的怦然心动油然而生,我当时不清楚是什么触动了我,更不清楚燃起了我对教育的重新思考和另一种定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遇见新教育后,我不再沉湎于“分数”。
后来,我区成为新教育实验区,近距离感受过年会上一群群草根教师的激动和教育活力,我好像明白了为何新教育在草根教师的眼中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我喜爱新教育的重要原因有这样一些:
新教育重视共读共写,书香教师濡染书香校园。传统教育也提倡师生共读,但新教育更强调师生共读的仪式感。仪式感是一个很美的外显符号,能让读书成为美好的存在,新教育做到了,还有一系列的操作规程,和共读的篇目,例如晨诵课程等,让草根教师能迅速操练起来,这是多美的事情啊。当阅读成为一种美丽的习惯,校园里的书香就会无处不在,试问,有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呢?
新教育倡导课程建设,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品质。课程建设在传统教育里也是作为重要的教育使命,但新教育的课程建设非常特别,那就是开设的校本课程较为灵活,而且符合校情。新教育的校本课程的种类丰富多样,只要是对提升学生生命有益的,操作性较强的,都可以作为课程来建设,例如,围绕“每月一事”“完美教室”和社区情况等,都可以研发出适合师生生命成长的课程。
新教育重视家校共育,以生为本提倡以心育心。新教育的家校共育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灵成长,也就是说,即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新教育人会用各种学生喜爱的不落俗套的教育手段架设学校和家庭以及社区之间的桥梁。我最欣赏的是新教育人会给家长写信,会给学生写特别的信,例如生日信等。也会在家长会上呈现精致的ppt,可是是原创诗歌,可是短小的散文,也可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拍摄下来的照片等,不苛求文笔的优美,只要真情真诚即可。
苏格拉底说过,认识你自己。尼采说过,成为你自己。新教育,可以让我我们成为幸福的自己。
新教育,越做越“新”。值得我们探寻的新奇点还有很多很多,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对其进行更多的实践与研究吧。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