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居效应是指人会在心目当中自己觉得自己理所当然的扮演着一种什么样的角色,这种角色常常表现为一种自我暗示。
一、一个自居效应的心理学实验:谁是数学天才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就是把一群数学天才招到一个班里头分成 A组 和 B组,让这两组人都读著名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哥德尔的传记。
但是在两组读到的传记有一个微小的差别,A组读到的就是一个在百科全书上头你能看到的一个标准的传记,B组 读到的传记有一个小小的改动,就是哥德尔的出生日期是不一样的,当每一个学生读到这份传记的时候,他发现哥德尔的出生的月份和日期跟他自己是一样的。
这个小小的差别最后导致了两组的成绩有明显的不同。B组的学生的成绩明显的要比A组 学生的成绩要好。
这里头的奥妙在哪儿?就是自居作用。当他读到哥德尔传记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跟哥德尔是在同一个月份,同一天出生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跟哥德尔之间有一种隐秘的相关,或者说悄悄地认为自己可能是个小哥德尔,这种神秘的巧合会对他形成一种强烈的暗示,这就叫自居作用。
二、一个自居效应的实践:女工的自信培养
在中国有一个公益组织,他们在东莞、深圳这些有很多女工的地方,教这些女工表演话剧。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事情呢?其实这个理念是来自于英国。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冒充者综合征。
冒充者综合征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也称为“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有两个心理学家在1978年发现并命名的。这个概念一提出来就被广泛的传播,原因就是它的确是揭示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状态。有这种冒充者综合征的人虽然按照客观的标准评价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和取得了成就,但是他本人常常认为这不大可能,或者说自己的能力跟自己的所得总是不相匹配,感觉有点儿像是在欺骗人,甚至会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名不副实,心里头总有一种隐隐的恐惧,害怕自己有朝一日被打回原形,重新成为一个屌丝。
有这种心理倾向的人遇到一些重大机会的时候,他常常会表现出某种拖延和无穷准备的状态。就是他总觉得在做这个事情时候,自己的能力不够,总觉得这个机会不大可能属于自己。
由于在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社会角色是有一个固定的定位的,所以当一些女性走向社会,虽然她们实际的能力足以胜任某种工作,可以担当某种角色。但当她们被置于这种角色的时候,她们常常会自我自疑,我有这种能力吗?我难道是一个经理吗?甚至有的人有那种创业的天赋,但是当她开始创业的时候,常常表现出一种拖延、犹豫。尽管周围有人在鼓励她,甚至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但她们心里头还在犯嘀咕。
研究者发现,用表演话剧的方式比较容易的让女性摆脱冒充者综合征。有过表演经历的人都知道,当你在表演一个角色,比如说让你去演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的时候,你一定要全情的投入,表现出一个女王的样子。尽管你心里头觉得自己并不是,这种持续的全情的投入,会让你习惯性的进入一种你不是的角色当中。
有一本书叫《正能量》,其实它原标题并不是这个,它原来的意思就是 act as if
, so you are。就是当你表现出你好相似的,时间久了,你就是。其实用表演戏剧的方法,或者是通过持续的心理练习,不断地让自己进入一种角色的方法,你会比较快的去担当你的角色。我们平常在担当一种社会角色的时候,即使刚开始你有一种习惯性的自我挫败,自我否定的倾向,但是当你在这个位子上待久了,你会渐渐的适应你所在的角色,逐渐的你不再会认为自己是不配这个角色的,但这个时间往往会很长。
三、一个90后女生的自居效应实践:快进式成长
有一个90后的女性的小朋友,她给我讲过她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她进到一个公司来时间不长,老板就发现她有很多出色的地方,而且特别碰巧的是,这个小朋友在学校的时候演过话剧,当过乐队主唱,她有一种同年龄的女孩子没有的一种气质。尽管如此,她自己觉得自己进到这个公司来发现有那么多的大哥哥大姐姐,有的年龄比她大10岁,当她被指定做一个部门的经理,而且这个部门的一年的流水接近1个亿的时候,她不会像王健林那样特别自如的说,把一个亿当成是一个小目标,她觉得是一个难以自信的匪夷所思的一个数字,所以她就总有点战战兢兢。
好在,她演过话剧,她没有太表现出来这一种自我挫败和自我否定,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和验证,她不仅向别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渐渐地向自己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觉得这事当仁不让,该我做。应该说她是比较幸运的,面对女性都可能有的这种冒充者综合征,她可以说是用一种快进的方式完成了这样一个角色的转换和角色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