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升级我们的阅读操作系统?
1.这世界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你不知道,而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2.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你看它干嘛?
要读就认真读、使劲读,只字不差的“反复”读。
感悟:
随便翻翻是可以,但目的是为了寻找可以“认真读、使劲读,只字不差的反复读”的书。
“认真读、使劲读,只字不差的反复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笔记形式的感悟,哪怕一个字也好,否则这些知识就不是你的。
3.知识并没有爆炸,爆炸的是垃圾,世界上真正有用的且自己能用得上的知识少的可怜,少到你根本不可能错过的地步。
感悟:
有用的东西一定会声明远扬,一定会源远流长。从这个角度而言,不要害怕学不到有用的东西,关键是要着手去学,找一个好的渠道去学。
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的渠道,以保证自己每天用“生命”在学习的,是知识,而不是垃圾。
而付费,是最好的垃圾过滤器,“得到”app当然是首推。
4.任何一本教科书的每一章,其实都在讲一个概念。先告诉你,那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有清楚的定义,然后,再告诉你它究竟是什么,不是什么,和什么很像,但不像的地方究竟在哪里;然后再告诉你怎么用这个概念,怎么用是对的,怎么用是错的,什么地方需要格外注意......然后就是练习题了,考核的都是刚才说的那些。
感悟:
分析、总结一个概念,也可以用这个思路。
一切的知识其实都基于概念的分解、关联和延伸。学习是有套路的,成功是有套路的,快乐是有套路的,一切都有套路,套路即是捷径,捷径体现效率,而效率恰恰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套路之一:死记硬背一些概念,不理解不着急,多读几遍,多问几次,多交流几番,没有什么不理解,没有什么用不来。为什么有的人会觉得死记硬背没有,是因为只做对了一半。世间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常常被误认为没用,其实是这些用的人半途而废,用不来。
接下来是:升级阅读系统的方法论,即概念—关联—逻辑—科学方法论。
5.概念:脑子短路、思维混乱的原因绝大多数是概念理解不清。在任何一个领域学习都是一样的: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你要死磕的,就是那些你看不懂的概念。
感悟:
做任何是都一样,从基本工做起、从小做起。
基本功没有,也别想顿悟,别想创造。
小学要学好,童年要接受好的教育,起跑线实在太重要。
概念不懂要去查,句子看不懂要停下来理解。
6.关联:将新概念与脑子里已有的概念联系起来。
感悟:
将各个概念联系起来,将生活各方面联系起来。如今天学的“激励相容”,放到爱情来看,其实是两个人把各自的幸福和荣誉绑在了一起。
7.逻辑:思维的规律。
(1)定义:无歧义。1+1=2
(2)分类:界限分明、没有交错;完整。
(3)比较:对同一范畴内的同一属性。
(4)因果:这个原因是否真的导致了这个结果?这个原因是否为唯一的原因?除了这个原因还有哪些原因?这个原因是否为最重要的原因?
逻辑的更多层面:
(1)形式逻辑
(2)非形式逻辑
(3)认知偏差纠正
必须研究,可从得到APP李笑来专栏中《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从大体学习。(12月前要详细研究一遍。)
8.科学方法论:
双盲测试、样本偏差、可证伪性
(必须研究。12月前要详细研究一遍。)
9.如何像作者一样阅读?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是最好的备课。
理解基本词性:
(1)名词:你能够感知的某个人或者事物。
(2)动词:某个人或事物的行为或动作,也能够被感知。
(3)形容词:我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感知
(4)副词:我们对某个人或事物的感知的感知。
分清楚事实与看法,警惕伪装成事实的看法。分别划出事实与作者的看法,仔细看这些看法有怎样的证据支持。一个正确的结论是由正确的事实正确的推理而成。
输出可能更重要,输出倒逼输入。要写东西或教别人,自然就会多学习,会学精、学广,并努力自证。
10.记笔记的作用:
(1)避免忘记
(2)通过理顺各种关联,帮助自己深入理解。
感悟:
如果你做笔记并不是为了这两个目的,那就得停下来好好想想自己究竟为何而做笔记了,如果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不如不做,转而多用脑子记。
如果你做笔记只是为了第一点而完全忽略了第二点,也应该好好想想,该如何提高做笔记的给自己带来的“效益”
毕竟做笔记是件时间成本很高的事情,没有正确的做事情,做得做多越可怕。
11.总结:
(1)打破幻觉。不要以为自己的阅读能力其实还可以,其实你很差劲,你以为有些话有些文章你看懂了,其实你压根没能理解。恩。应该有“套路”的阅读。
(2)要读就要认真
(3)如何认真?
A,概念
B,关联
C,逻辑
D,科学方法论
(4)如何像作者一样阅读
输出可能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