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烙饼
有一天中午,婆婆和了面要吃烙饼,我忙完手头的事情过去接手。正擀面团准备加油分层的时候,女儿跑出来观看,好奇地问我这是准备要烙成一张饼吗?她爸爸在旁边逗她说,嗯,准备烙一张大饼给她做个围脖,一句话把我们都逗笑了。
想起来女儿这么大了却不会做什么吃食,而随着以后在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学做饭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为了避免将来出现夜半“番茄炒蛋”的惨剧,我决定给她讲讲烙饼的过程,纵使现在不动手,但心里好歹总会有个印象吧!
于是我从头讲起,和面要用热水,热的程度呢就是水沿有了一圈小泡泡即可,大约六七十度吧,然后水里加盐,有盐有油才有滋味儿。然后和面要软不要硬,要醒一会儿再开始。为了让烙出来的饼分层,需要把整块面擀开,倒油铺匀,像花卷一样卷成长条,然后再分成一个一个面剂儿就可以开始了。
女儿看着我擀的圆圆的面片儿,随口说怎么不直接弄成三角儿的,省的还得切了。嗨,这真是无知无畏啊,我干脆让她擀成三角试试,谁知她原来就知道不可行,说这话只是因为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02、元宵节
今天是正月十五,按照惯例,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元宵。吃完后女儿顺口问了句南方人吃元宵吗?他们会不会跟包粽子一样包肉馅的元宵呀?然后我们就谈论起这个话题来。
我其实以前查过这个问题,但一时想不起具体答案来了。而女儿有了问题根本就不指望我能回答,所以我俩的目光都转向了孩子的爸爸----我家的移动百科字典,都是一副准备洗耳聆听的样子。结果他看着我俩一脸茫然,无辜地说“这个我也不知道”,那表情明明白白就说都看我干嘛,你们不知道我就该知道啊!可是我和女儿却是一副“你怎么会不知道”的表情,相顾一视,表示无法接受。
“我真不知道”,在我们询问的目光下,老公无奈地又说了一句,这下我俩死心啦。我就开始盯着女儿看,一开始她假装看不见,盯着电视不理我,可是我坚持不放弃,最终在我的注视下她举起双手,一边认输一边说“行啦行啦,我百度还不行啊!”哈哈哈,只要坚持,就一定成功!
后来他们开始午休的时候,我打开了手机,看到群里也有人分享了这个小知识,而且还有人发了十五扭秧歌的小视频,一下子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家乡的华灯会来,印象中的人山人海和被炸开的烟花包围的月亮一下子涌现眼前。
或许是我陷入回忆的表情太过专注,一旁还没入睡的女儿用手捅了捅我的腰,问我“想嘛呢?”我就说想小时候的正月十五呢,她问好玩儿不?我就开始给她讲那时候的景象,听的她一脸向往,“感觉跟小说里描写的上元节一样热闹,真想穿回去看看啊!”
是啊,虽然那时候吃一次元宵,就能把甜的滋味回忆一整年,能看到三层高的楼,就感觉很长见识,但一长街的各式华灯和熙熙攘攘的人山人海,却是现在的孩子们无法想象更难得看到的盛景,更不要说现场表演的各种秧歌杂耍了,这不得不说是文明发展相伴的一种遗憾,只希望我们不要再为了顺应时代,变得越来越理智、越来越迅速的同时忘却一家人相处时的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