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过麦浪,夕阳下父与子的身影拉长,放风筝的温馨记忆就定格在了那年半夏……
在自治区群艺馆的扎西罗布眼里,风吹过尘世,风筝飘向天际,方寸之间都是净士。作为国家二级美术师、2015年《放风筝的季节——西藏风筝文化创意展》策展人扎西罗布与西藏所有喜爱风筝的民众一样,始终怀揣着一份美丽而温馨的“风筝情节”。
各式各样的风筝。
每当秋天来临,西藏的“风筝季”就开始了。秋日“斗风筝”,在拉萨广为流行。在拉萨,风筝又称为“恰皮”“秀恰”。每年雪顿节过后,大约是藏历七月开始就会有人陆陆续续在屋顶、拉萨河边、草原上放风筝。风筝的放飞技巧体现在空中的争斗和玩耍,是一项极具特色的西藏民俗娱乐竞技活动,有助于强身健体。
与扎西罗布一样,自治区艺研所副所长阿旺旦增也是一位资深的风筝迷,他说,藏族人家在高原上放风筝的历史悠久、习俗独特,按照以往的习俗,放风筝的时间有严格的规定,“放风筝时间过早会引起农民抗议:如果放风筝的时间早了,秋季就会过早终结。”阿旺旦增说,各地藏地都有放风筝的习俗,但最集中的地方还是在拉萨和日喀则,放风筝的人主要以青少年居多。
一位风筝爱好者在制作风筝。
与拉萨不同,每当放风筝时间到来,日喀则过去必须由东头宗的俗官先放飞风筝,并且在年龄上有严格规定,如六轴、八轴、十轴风筝,必须按年龄大小分开选择。当然,摒弃繁琐的规制,现在各地藏区依旧流行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不仅会使人们忘记一天的劳累,特别是风筝在空中相互争斗时,仿若自己开着战斗机在空中作战。”阿旺旦增如此介绍。
风筝爱好者在拉萨河边放风筝。
西藏的风筝文化不同于别处,风筝个头一般较小,没有长长的尾巴,形状都为菱形平面。虽形态简单但都非常讲究彩绘图案,比如“加沃”(大胡子)“古玛或古那”(钉头或黑头)“米洛”(瞪眼)“其瓦”(龇牙)“邦典”(围裙)“嘎林”(腿骨号)6种。“邦典”意为围裙,在风筝上用各种颜色画上道道,表示漂亮姑娘的装饰;还有“加吴”意为大胡子,在风筝上画出刀型图案表示英勇的汉子;“米洛”意为“瞪眼”,以半圆图案表示对对方“横眉冷对”的态度;“其瓦”指“龇牙”,以一对钩形图案,表示恐怖的魔鬼牙形;“嘎林”是“腿骨号”,用黑红任意色画上宽条纹,表示法力无限威严。把这些色彩艳丽的风筝飞旋在湛蓝的天空中格外醒目,就像与白云并肩飞翔,给秋天丰收季增添了一份美景。因此,不少藏族人家平时将这些风筝悬挂在墙上,视其为升腾运气的圣物。
据了解,西藏风筝文化由来已久,相传早在1000多年前伴随藏纸出现,藏式风筝就有了雏形。风筝也于2006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藏风筝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审美和健身价值,无论是制作技巧,还是放飞技巧,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和意趣,深受大家喜爱。独具特色的西藏风筝流行于拉萨、日喀则等地,在西藏放风筝具有季节性,每年的藏历7、8月份(公历8月中旬至10月初)是西藏的“风筝季”。
风筝主体和细线、轱辘(风筝轴)。
西藏的风筝由风筝主体、细线、轱辘三大部分组成。风筝主体都是左右长,上下短的菱形,中轴上一根细竹紧贴在纸面上撑起上下,然后横上一根弓形细竹支撑左右两边。风筝上绘有 “加沃”、“米洛”、“邦典”、“其瓦”、“冈玲”等彩图。风筝线主要是在普通风筝线上涂上一种叫做“那”的特殊材料,。“那”是由玻璃碎渣、松香、白糖、面粉等制作而成。涂上“那”的风筝线可以变得十分锋利从而用来交战。线轴分为六轴、八轴、十轴、十二轴等,是用几根小圆木和两个等圆的木板做成的,像个车轮,有轴心和轴杆,线就绕在轱辘上。
西藏风筝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用来“打架”,在空旷的野地里,人们拿着手中的线轴,收拉自如,双方风筝线缠绕在一起,直到一方的线被另一方割断,才会分出胜负。
斗风筝讲究技巧,胜与败,掌握在握着线轮的放风筝者手上,风筝线速的快慢和力度的大小是胜负关键。放线与收线的微妙变化,可以使风筝在空中迅速地升降、旋转、左右打滚,最后断线飘走者为败。所以每个参与斗风筝的人都会对自己的选线非常讲究,还要给线上“那”。
“那”是黏在风筝线上的锋利碎屑。主要成分是玻璃碎粉,制作过程复杂:先将玻璃碎渣在石臼中捣碎成粉,用纱布淘掉粗玻璃,捣碎大米,加入白糖和粘性较好的草本植物“旺拉”,加水熬煮成特殊的“上齿液”。待冷却,一人倒“上齿液”在手心上,另一人站在不远处用轮子收线,给风筝线上“那”。上完“那”的线犹如麦穗的刺一样锋利,上齿有粗齿、中齿和细齿之分,不小心会划到手。斗风筝之前,主人需要做好所有准备工作。
与放风筝相比,下面的两位风筝非遗传承人犹如装载了千年习俗的活“风筝博物馆”。
1965年出生于日喀则的普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拉萨风筝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在普琼眼里,风筝不只是简单的一只风筝,而是一件有着非常讲究工艺的艺术品。比如,西藏风筝主要是左右长、上下短的菱形状,中轴上一根细竹紧贴纸面撑起上下,然后横上一根弓形细竹支撑左右,“这里面涉及一些力学原理,符合力学原理的风筝放线时左右两边任意旋转,收线时往高处飞。”普琼说。
说起风筝“斗戏”,普琼制作的“那”堪称经典。据普琼介绍,“那”的主要成分是玻璃粉、大米、白糖和一种粘性较好的叫“旺啦”的植物。“那”有粗齿、中齿、细齿之分。不仅如此,普琼的风筝用线小轮也是按放风筝者的年龄大小而选择六轴型、八轴型或十轴型轮子。木工出身的普琼制作出来的风筝轮子独具一格,每到夏天都能收到自治区各地风筝爱好者的订单。
与普琼一样,家住拉萨市城关区的优苏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风筝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963年出生的优苏夫16岁开始传承祖业,从事风筝制造至今,已是第4代传人。“作为风筝爱好者,也是风筝制作工艺传承人,每一只风筝都是我们的心血,都要用心对待。”优苏夫说,高原放风筝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年藏历七八月都有人放风筝,制作工艺上乘、色彩鲜艳的风筝,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放风筝的队伍中,在拉萨渐渐形成了浓郁的放风筝习俗。“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风筝做好,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放风筝忘记一天忙碌的劳累,享受天空般的自由。”优苏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