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专门回家看看。
一见楼梯,仿佛听见孩子的说话声、笑声从家中传了出来;继续走,见到门,孩子门口出入的身影,又同时出现了.....
我偷偷打开门,眼神缓缓盯住客厅里放着的沙发、抱枕、娃娃们,这是家中仅存原貌的一个角落。恍如昨天,这里在等着我下班回家。
我走进家门,仍旧沉浸在往日回家的感受中,但所有的现实、觉知在无情催促我:从回忆中醒来,醒来!一切在告诉我,床不见了、桌子不见了、洗衣机不见了.....啥都不见了.....我继续看,发现光线还在,从窗外投入的每一丝光线,都在诉说着我们家庭曾经的故事;墙壁还在,洗手间也还在,门窗都还在,这些全部在讲述着13年来的点点滴滴;最生动的还有我内心回忆的画面,孩子一摇一摆走路时高出茶几一个头的样子、孩子小学第一课作业端坐5分钟的样子、孩子在小房间做作业看我回家微笑时的样子;姨妈、翠莲、爱花阿姨......都曾在这里帮我;我还想起,那个冬夜丹华阿姨送来烤地瓜,我们的手变得特别温暖,瞬间心也变的又甜又暖。
看望了一会家,我习惯性的去光顾楼下早餐店。已好几天不见那家店了,刚到门口,“温饱”和熙攘的感觉,却早已在迎接了。我喜欢吃那里的包子,每次去能量都能补充的十足;店里的生意一直红火,每次都要排队才能买到包子。这次我运气好,刚到就遇见了刚出新鲜的一笼,不用排队就直接买了5个,不一样的是这次我带回吃,但不管在哪里吃,5个包子一定能让我吃的非常温饱。
买包子回家途径水果店,那家店反常的关着门,那是我和孩子以前经常去光顾的那家。其实我知道,是水果店的房东卖房子,不再继续租赁给水果店主了,所以水果店的门也关了。那家水果店主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13年前我们刚住到小区那会,他们家的水果店开在文峰小区北门口,离我家还稍微远些。当时我家门口没有水果店,我经常去他家买。那时水果店给我的印象是高大上的,几次后和老板也就变得熟悉了。缘分这个事情很难思议,几个月后,那家水果店的老板将店搬到我们家楼下,也因此我们交往更多了。和水果店老板没有亲戚朋友关系,每次遇见却显得特别亲切。孩子好几次放学回家没带钥匙,都是躲在水果店里等我的.....
回到小区,老李很诧异的说,怎么在这个点见你啊?他仍旧关心的和我问好,我保持着曾经的那份亲切给与回应.....
又到楼梯,丹华阿姨开门见到我,像是迎接离家几年的亲人,她的笑容中充满了语言,我的表情也充满了语言.....
我离家时,故意按了按门口的三四个电灯开关,因为在开灯关灯的一刹那,还会带我进入曾经生活的场景.......
这是我住了近13年的家。我记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就已经离开了家,以后将不在这里居住;值得欣慰的是,那天非常及时的请人留下了家中的模样.......家将永存在全家人的心中......也祝愿新主人们吉祥如意,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