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Sir说的这部片,好是好,但特别需要耐心。
你熬过漫长的铺垫,就能迎来无声炸裂的反转。
《约翰之子》
Le fils de Jean
《海边的曼切斯特》都看过吧,看哭了吧?
《约翰之子》也是相同的调调。
细腻、克制、暗流汹涌。
只不过情绪更淡,就像一片雾气迷蒙的镜湖。
很像男主演的另一部电影的片名,《湖畔的陌生人》
“约翰之子”,是男主马修(皮埃尔·德隆尚 饰)。
在巴黎的一家公司卖狗粮,工作不上不下,过得去,但也没什么前途。
有天,一个电话打来,说他的父亲约翰死了。
父亲……
马修活了35岁,没见过。
于是他决定,从巴黎飞到加拿大参加葬礼,和长久以来的疑问做一个了断。
尽管父亲的家人,并不知道他的存在。
打电话叫他来的,是约翰的挚友皮埃尔(加布里埃尔·阿坎德 饰)。
他要求马修别跟约翰家人接触,静静观察就好了。
也就是说,他这次来就相当于葬礼一日游。
走的时候,再带上约翰留给他的遗物——
一幅价值2.4万美元的油画。
故事就这么个故事。
你想看的兄弟相认、私生子争遗产、有情人终成兄妹……这些都没有。
因为不狗血,所以刚开始看《约翰之子》,会觉得异常无聊。
但相信Sir,一定要坚持下去。
电影中这样失神的片刻——
正在做着早餐,不自觉眉头微蹙;刚才还在谈笑风生,马上又跳切一个沉默思索的镜头。
初看,你觉得平淡无奇。
等到答案揭晓,你才会意识到平静之下,心绪在激烈翻涌。
最真实的悸动,你不会表演出来,而是掩饰起来。
电影把所有波澜,都简化为生活应有的样子。
马修接到加拿大打来的电话:
消失30多年的父亲,有消息了;消息是,他死了。
够戏剧性、够震惊吧。
《约翰之子》却把减法做到极致——
男主马修没有过多的反应,只是在开会的时候走了神。
通过小小的一块后视镜,窥探他复杂的表情。
更巧妙的是,导演没有让马修直言对父亲缺席的不满。
马修去加拿大前,对儿子道歉:爸爸不能去看你的柔道比赛了。
看似无关,其实两对父子之间,形成了互文。
被遗弃的落寞感,深入马修的骨髓。
当他得知,父亲溺死的地方是一个无名湖的时候,不禁感叹——
“就像我一样,无根之浮萍。”
皮埃尔安慰他,“你不是一夜情的产物”。
当年马修的父亲到巴黎参加医学交流活动,跟马修的母亲相见恨晚,可惜家中已有妻儿,两人最后不可能在一起。
《海曼》是灰白底色,曼彻斯特的天空灰蒙、海面灰蓝,人心更因多年前的意外事故走不出阴霾,拍的是一个人的丧。
《约翰之子》也明媚不到哪儿去,纬度更高的蒙特利尔,即便晴天,画面也散发出清冷阴郁感,拍的是一群人的丧。
人和人隔阂无处不在。
就连爱人、亲人之间也一样。
马修成家了,可是依然漂泊无依。父亲缺席,母亲过世,妻子分居,每周接回幼子瓦伦汀共度周末。
皮埃尔跟老伴儿空巢,一个女儿茱莉娅远嫁澳大利亚,关系疏远,另一个女儿贝蒂娜住温哥华,独自抚养双胞胎幼女。
马修的两个哥哥,兄弟之间水火不容。一个爱喝酒斗殴,无所事事;一个是律师,虚伪而精明,他坚持打捞父亲的尸体,只为了开死亡证明,尽快拿到遗产。
活着的,见不上面。
见上一面,人已经死了。
还有的像皮埃尔所说——幸亏死了,眼不见为净。
这些无法化解的隔阂,有一天会变成我们的心结。
做青少年心理辅导的贝蒂娜,让马修说说父母的事、恋母情结之类。
马修说,“我又不是青少年”。
贝蒂娜说,“当然”,接着又再次鼓励,“来吧”。
她似乎看出了马修内心14岁就停止成长的真相(第一次知道父亲的存在)。
如果说,《海曼》是一部讨论人生遗憾的电影,一丧到底。
那么《约翰之子》是一部讨论人生遗憾能否弥补的电影,丧中带暖,多出一丝温情。
自然流淌的故事里,其实埋着一个秘密,后半小时,像一股暗涌从湖底翻起,故事的内在张力呈几何倍增长。
皮埃尔看似无心的举动和言语,其实都是伏笔——
他让马修别给约翰家人添麻烦,他邀请马修一起钓鱼,他把约翰的听诊器给马修作纪念……
秘密的揭晓,堪称高光时刻,强戏剧桥段被安置得波澜不惊,将克制发挥到最后一秒。
皮埃尔以为瞒过了所有人,但妻子早就知道,跟马修在车里欲言又止,可见隐忍和生活智慧——
不拆穿,就不用应对拆穿带来的“地震”。
大家心照不宣,甚至有意维护,尽管内心早已不同。
看上去,湖面依旧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