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读北京仕谦学堂白老师和何老师的<和孩子一起读经典>读经法一文,很有感触,尤其孩子听的教育重中之重,迫不及待的想要和大家分享文章中重点的部分,让大家不错过孩子听的潜能和不浪费最简便快捷的耳朵的能力。以下为文章重点摘录:
有一种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叫“听觉记忆法”,就是不看教材,只是通过耳朵听来记忆。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
用耳朵来记忆的记忆法是印度的传统。古代日本寺院里的小沙弥,也是靠听来记住讲经和和尚所说过的内容的,比如《般若心经》。
——摘自七田真《超右脑照相记忆法》
❤️教学指导:
在读经的过程中,听是很重要的环节!既然重要,就要重视!小孩子一般都比较好引导,多听就能上道;大孩子就需要点心思,我们要引导他们静心凝神!不能太随意了,用心和不用心差着很大功效!老师可以利而行之,拿我们的视频和效果给他们看,另一方面,还要讲听得好处,听的必要性。如果这个期间孩子一定要看书,也是可以的,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把他们引回来。我们学堂前期有些老师不笃定,孩子听得少,不用心,很快就进入自读阶段,最后还是语速快、错误百出,我还是让他们听,把他们的性子磨下来,口齿磨清楚,语速磨匀。等到下一部,孩子很自然就听进去了,效果很明显。对于听,只要一部书听进去了,第二部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以后会越来越好!我经常跟孩子说: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爱上听!听开出来了,天下没有难读的书!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家一定要笃定,莫要心急,跟读经机肯定遍数少,而且降了语速,即便不跟读经机,遍数也是少的,但是用心读就质量好啊,效果会更好,所以大家一定要安心,要稳住哦!
❤️用耳朵阅读
当我阅读英国的世界级哲学家罗素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自传时,发现一个有趣的说辞:用耳朵读。阅读者是他的夫人。
❤️用耳朵读的佛经
我们小时候住的农村,每个家庭都有做“晚课”,家长坐在佛坛前面,孩子们正襟危坐在两侧。听母亲诵经就像听音乐,听经变成很开心的事。
日后我会在并不了解的情况下被外文吸引,回溯根本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曾经用十年学会用耳朵听经吧!
❤️简易可行
我对世事的看法是:“简易可行”为尚。尤其是属于生命的教育之事。
此“简易可行”四字,初听虽似通俗无华,老生常谈。但不可小觑,它们是出自“易经系辞大传”哦!
其文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三台读经机,一台放美乐,一台放中文经典,一台放外文经典,从早播到晚,从晚播到早。如每个房间都接上音箱,则不管他走到那个房间,七天就真的听了一百六十八遍,如不能每个房间都接音箱,只放在客厅,或提到房间。听到也好,没听到也好,至少听到了一半,八十四遍,也了不起。
其实,只要家里有那经典的声音,那声音已在您的家中起作用了,不必要太认真计较到底听到没有。你安知道你没听到,孩子也没听到?你又安知道人只以耳朵在听吗?庄子不是曾说:“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么?孩子愈小,其“气”愈通,您知道吗?
孩子,不管是胎儿还是婴儿,同一段内容以耳,以心,以气,听了八十几一百多遍,大概就印象深刻,融入生命,种根于潜意识之中,虽是后天养成,可比宿慧,功同本得。何其“易知”?何其“易行”?何其“有亲”?何其“有功”?何其“可大”?何其“可久”?
如此教育,谓之大方;如此教育,谓之大计;如此教育,谓之高瞻;如此教育,谓之远瞩。
又何必微调?何必测试呢?
❤️日本学者关于听觉与背诵的讨论
听觉记忆优于视觉记忆
关于记忆,还有另外一点未被人们所知。这就是比较起由视觉进行的记忆来说,通过听觉进行的记忆更为重要。
这一点我们从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在日本的初中和高中的学校里,采取的都是以通过视觉来记忆的以译读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法。
但是,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张不开口说英语,学习效果之差也是众所周知的。
如果将学习方法改变成为以耳朵为主的学习法,就会使得学习的效果出现明显的变化。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们不仅可以轻松地听懂英语,而且还能轻松地说英语。
如果从耳朵大量地、高速地输入信息,就会使大脑的质量发生变化,使听、说的能力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改变。
由于一直以来没有一本书介绍这样的英语学习法,所以现在这种学习方法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
家长们可以尝试一下,给小孩子们不断重复听英语版的《泽子的一天》和《义夫的一天》的故事。
这样,可以使孩子们的耳朵能够正确辨别出不同的音节,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与其让孩子们捧著书念,通过眼睛去记忆,不如不断地念图画书给他们听,还可以放CD给他们听。
不要以为孩子们会认字了,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念书,而不愿念书给他们听,要知道这样的做法是不好的。
❤️不同于以理解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早在10年前就出版了《天下天才》一书。
在这本书的“天才制造法’’的章节中,加藤教授写道,1991年3月1日,他在竹村健一的晚会上见到了索尼的创立者井深大先生,向他请教如何使大脑变得更聪明。井深大先生说:“那就是更多地背诵。死记硬背汉文,这可是以前我本人的经验。二战前日本诺贝尔级的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部都这样背过书。汤川秀树还在4岁时就开始背书。那时一般认为《老子》和《庄子》是不适宜少年背诵,所以背诵的都是《论语》和《孟子》。”
但是汤川在少年时就连《老子》、《庄子》也一起背诵了,而且还感觉到其中的乐趣。这就是后来使他在碰到量子力学时能够一下子就理解的原因所在。他说这是《老子》、《庄子》的力量。
加藤教授说:“这是正确的。二战后的教育原则发生了转变,认为‘要先记住简单的内容,而复杂的内容应该先理解’,理解以后再记忆’。这虽然是笛卡尔真理的认识,但却是成人化的方式。是将成人的思考方式强加给儿童。”
加藤教授很敏锐地发现了二战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在以理解为中心的英语学习法的作用下,即使学了10年英语依然不能开口讲英语。只要改成以记忆为中心,就可以在半年里达到开口讲英语的目标。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理解记忆的重要作用吧。
以理解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够改变大脑的质量,而以记忆为中心则会改变大脑的质量,改变理解的质量。如果想要提高理解力,只要从改变记忆力人手就可以。
最近,致知出版社出版了《人生力与命运》一书,是木田元先生与渡部升一先生的对话集。在这本书的第五章中有一节叫做《关于背诵的建议》。
木田先生出生于1928年,现为中央大学名誉教授,哲学家。渡部先生出生于1930年,上智大学名誉教授,广泛进行着评论、著书的工作。
在这一章节中,两位的谈话内容是这样的。
木田:可是最近大家连背诵也不愿意做了。都把背诵当成一种机械性的工作,认为背诵会对思考、理解,乃至创造力带来毒害。可是我认为这恰恰是本末倒置了。如果让我放言几句,我会断言,记忆应该比任何一件事都来得更重要,最开始就应该先学会背诵。
渡部:从没有集中精力背诵过的人是不会重视背诵的作用的。认为背诵会毒害教育,这种反教育的说法,是出现在学校争端之后,在教育方面引起了关于个性与创造性方面的争论。不问理由,先进行背诵。“背诵会毒害教育”这种看法认为这样做是对个性发展的背离,会摧毁创造力。
木田:恰恰相反。
渡部:确实是恰恰相反,特别是背诵这一点。可是人的大脑,并不会只是把背诵下来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堆积在大脑中,一定会将这些内容作为一种材料,而创造力也正是从这其中产生出来的。通过将背诵的内容重新组合,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出创造性来。
我本人呢,就认为,教育把个性和创造力来当作目标这件事本身就是错误的。教育首先应该把背诵当成目标。在背诵的基础上,积累的知识越丰富,即使不进行教育,才越可能使个性和创造力展现出来,发挥出来……
木田:我也这么认为。
当代的两位大学者一致强调背诵才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让他们不断重复记忆那些基础,直至完全记忆。完全记忆不会只停留在记忆的水平,还会改变儿童大脑的质量,改变儿童记忆的质量。
这样,原来还是难于学习的大脑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重复会培养大脑的完全记忆能力,而完全记忆又会引导出更优秀的大脑机能,从而引导出大脑优秀的创造力。
所以,即使6岁以后,只要通过对基础内容的重复,就可以改变大脑的素质。可以通过重复将原来是外在型意识作用下的大脑改变成为由潜意识作用的大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读经是好事,这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开发孩子不是好事,读书不是只有识字才可以,那么小就指读对孩子眼睛伤害很大的。别说孩子了,大人也是如此,如果只靠读字读经的话,大量读眼睛也是受不了的。
用听的方法会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孩子先听个六七成,再去看书就会非常轻松,即便看也不要只是看,一遍看一遍不看,效果会非常好,别看跟读经机,他们练的是记忆,后期孩子不是跟读,是背,他们会背了就在读经机前面背,读经机就是老师,一直在查背!我们不是不看书,是内容熟悉了整体看,这样子更有效。如果已经近视或斜视了建议去医院,普通的眼睛保健操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遍数不好说的,要看质量,我们不是以包本为目的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问一问孩子的感受,如果没读透即便能包了也要继续读,最后孩子包本应该是非常轻松的,我们通过观察孩子的状态、读书效果和问孩子的感受来判断是否继续读。有点望闻问切的意思,望就是看孩子状态和气质变化,闻就是听孩子读书背书的流畅度、吐字,节奏等等,问就是问孩子感受,切就是看读书效果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说的不精准,但是可供大家参考[抱拳][抱拳][抱拳]
❤️关于正音我想再补充一点:
孩子语速快会掩饰一切问题,基本听不出来错音,回给人感觉很流畅、很完美,让你不忍心再去挑孩子的毛病,但是以我的经验,想把孩子心性磨好,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找到自信,一定慢下来,认真纠,而且反复纠,哪怕有一点点模糊音都不行,这就是盲点,百分百处错!大孩子亦如是!孩子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脆弱,越纠越开心,越纠读得声越大,他自信了嘛!
❤️纠正发音
纠正口齿是必须的过程,老师不仅传达的是标准也是态度,总要有个过程。家长老师不自信,不付出去做,那一定就难。包本难不难,难就不读了不背了,我们自己不自信,孩子就更不好改了。难道到英文的时候你也说我有口音,说的是广东英语?就不纠正口齿发音了,所以要看长远,要看大利,不走离目标总是遥远,走一步就离目标进一步。
孩子到熟读成诵能不能张开嘴,喜欢读经。跟他的发音正确也是有。关键的一点的啊,他知道正确的发音是什么,他如果发的不准确,他是不自信的不爱张嘴的读书是不享受自己的读书过程呢,就像一个五音不全的人不敢在众人面前唱歌儿一样,或者说讨厌自己的歌声。虽然有时候他听不出来,但他是心虚的啊啊,不自信的。所以这个过程必须要付出啊这一步。必须要付出必须要做。孩子读的准确呢,他真的是能够张开嘴啊,放出声音能够好好的享受读书了,享受自己的生。
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提倡跟音频读呢,不仅耳根最利啊,有一种特殊的记忆方式很轻松,然后熟读成诵呢,在只读。他眼睛呢,也会省一些。充分发挥的眼睛的。效力啊,如果演非常疲劳啊,又不能精准的去纸质,他呢,有些过程,有些家长就说不识字啊,如果说是充分应用眼睛语速适中,那孩子相对来说是四惠相对快一点。但是呢,我们读经孩子呀,以背书为为为最高啊,十字呢,是附带的。也不是也也是不着急的啊。
那跟音频读就避免了老师带读的一些口音问题。读经音频播音员的声音相对来说是最标准。口齿最清晰,语速也速度适中,对中正平和的。所以输入的信息很关键啊,输入的好输出相对就会好。这一点呢,也是。那个重要的道理在里面滴啊,不仅读书效果好,而且呢,也帮助他的这个读书的过程,肚子更精准啊。
❤️听经的必要性
教学指导:
在读经的过程中,听是很重要的环节!既然重要,就要重视!小孩子一般都比较好引导,多听就能上道;大孩子就需要点心思,我们要引导他们静心凝神!不能太随意了,用心和不用心差着很大功效!老师可以利而行之,拿我们的视频和效果给他们看,另一方面,还要讲听得好处,听的必要性。如果这个期间孩子一定要看书,也是可以的,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把他们引回来。我们学堂前期有些老师不笃定,孩子听得少,不用心,很快就进入自读阶段,最后还是语速快、错误百出,我还是让他们听,把他们的性子磨下来,口齿磨清楚,语速磨匀。等到下一部,孩子很自然就听进去了,效果很明显。对于听,只要一部书听进去了,第二部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以后会越来越好!我经常跟孩子说: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爱上听!听开出来了,天下没有难读的书!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家一定要笃定,莫要心急,跟读经机肯定遍数少,而且降了语速,即便不跟读经机,遍数也是少的,但是用心读就质量好啊,效果会更好,所以大家一定要安心,要稳住哦!
❤️关于盲听我想补充一下:
没有经过听音频练习的同学最好先跟读,跟上一段时间,視孩子的状态引导他们盲听,这是需要练习的,否则容易走神。一般到孩子离开音频就觉得缺点什么或者睡觉都不安心的时候,盲听效果就好了。是不是盲听也不要太刻意,孩子状态好,读书效果好才是真的好。老师要跟踪到位,及时调整指导方案[微笑][微笑][微笑]
此方法是否适合立即用此教学法实践?
何老师早上好,我们现在有2至6岁的孩子12个,我们己带读《孟子》60遍了,现在我想用您学堂的教学方法实践。
一般情况下,来我们这以前读过的都不扎实,绘事后素。都换新书。您查查孩子们读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孩子能说上句接下局,或有大段能背的。
如能背诵一些,可以读一遍,听读一遍。20遍通查背诵,把错标注在书上,并做统计以便下次统计之比较,看孩子的进步情况和读书状态。以把握孩子读书状况。
尽其可能的老实大量!
❤️用听机子的方法,老师可以解放出来把工作做得更精致,也更有高度,引领孩子心性的提升。
我们从事读经教育本身就应该是在行经,我开出这条路,不是为了轻松,而是认为它最符合人性,符合天地之道!本该如此!如果只为了轻松,你的价值还不如一台读经机,那么你就可以下岗了!所以啊,我们做的工作一定是读经机办不到的!我们一定要记住:读经教育是开发人性的教育,一个心性好、德行好的孩子是不可能读不好书的,但如果老师自己的性开发不出来,孩子是没法得到真实的生命成长的!所以我们每天也要多多反省自身:我们在工作中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和身边的人交往是不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我们是不是在传道行道?阿猫阿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还是要不断提升自己、进德修业,见贤思齐,下学上达,推己及人!
❤️ 学堂小朋友时刻读经机不离身,瞧瞧每天背着小“宝宝”(孩子们喜欢称读经机为宝宝)玩耍。
感恩仕谦学堂老师倾其所有分享经验!生活中多给孩子一种美好的声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