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4年的一天,一个小太监飞奔到后宫,闯进皇后寝殿,气喘吁吁冲武媚娘大喊:“不好啦!陛下要废后,这会儿诏书恐怕都拟好了!”
武媚娘听了大惊失色,略一沉思,立刻风风火火夺门而出。她也顾不上什么皇后的仪态了,也顾不上什么宫廷礼仪了,简直都要跑起来了。
武媚娘疾走到李治的御书房,不顾内侍阻拦,一把将门推开闯了进去,她又累又急,脸色红彤彤的额头都是汗,露出恼怒的神情。
高宗李治见皇后突然出现,立刻慌起来,僵立在原地,嘴里说不出一句话。
武媚娘迅速打量了一下御书房内的情况,然后径直走到桌案前,抄起桌上的诏书观看。那诏书上赫然写着“废后”两个字,再仔细看,洋洋洒洒几百字,已经写完了,墨迹未干,就只差盖上皇帝的玉玺了。
武媚娘盯着诏书,气得瞪大双眼,顷刻之间又“啊”地一声放声大哭起来,脸上的神情由怒转悲。
她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拽住李治的龙袍,身体顺势跪倒在地上,嘴里带着哭腔痛诉道:“臣妾一直以为和陛下是真心相爱,一路同舟共济历经很多磨难,我们夫妻在一起十几年,孩子都生了6个,我却不知陛下竟然早就厌弃了我!”
李治见武媚娘哭得梨花带雨让人心疼,再加上她细数十几年来的点点滴滴,强烈的愧疚感油然而生,那感觉简直是背叛了爱人。
他慌忙将武媚娘搀扶起来,嘴里忙不迭地哄她。
要说这李治为什么要把真爱武媚娘给废掉呢?这还要从武媚娘当上皇后说起。
公元655年,武后取代王皇后统领后宫之后,一直到公元660年,这5年间,武后一直在努力扮演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
武后毕竟做过太宗时的旧人,皇宫中乃至市井中,流传着不少关于她的八卦谣言,很多人都看不起她,皇室中更是有很多人都不接受她。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武后可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她约束娘家,控制外戚权力势力,借着泄私愤的目的,把娘家几个哥哥全都调到偏远地方了,她和李治说,这是为了控制外戚的势力。
这种做法和之前王皇后努力提拔自家亲戚,外戚势力庞大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治因此觉得武后真是个优秀的皇后,是个识大体的女人,所做的一切都为自己的皇权考虑。
在对待婆家人方面,武后从来不端皇后的架子,对待几个老太妃,还有那些公主们,也就是李治的姐妹,姑姑们,全都是关怀备至,能给的赏赐都毫不吝啬。
举例来说,当时,太妃韦氏的女儿临川公主都成了武媚娘的闺蜜。当年曾经因谋反被处死并褫夺封号的高阳公主,也就是李治的姐姐,武后竟然还贴心地又追封了她封号。
这样一来,婆家这些人全都对武后赞不绝口。
除此之外,武后还有意地塑造一个亲民和善、母仪天下的公众形象。
她每年都亲力亲为参加亲蚕礼,带领着内外命妇,一丝不苟地进行每一个礼节,要知道,以前那位王皇后嫌亲蚕礼太辛苦,都不肯参加的。
可以说,刚登上后位的5年,武后都是一个令高宗满意的好皇后。
公元660年,高宗李治风疾发作,严重到不能处理朝政,这时事态发生了转变。(古时的风疾相当于现代的心脑血管疾病。)
李治不能处理政事,但是他又不想把权力交给太子,担心太子权力太大势力太大会威胁皇权,于是他下旨,让皇后武氏在自己生病期间,代替自己处理朝政。
就这样,武后机缘巧合下,获得了一个光明正大、独立自主处理朝政的机会。
武后一旦有了执政的机会,便一发不可收拾。渐渐的,她在朝中的势力阔大,对朝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可李治的风疾时好时坏,并不是一直病着,身体状态好的时候,他上班执行皇帝的职责,病的时候工作就交给武后。
这样一来,李治逐渐体会到,自己的大权受到了皇后的威胁,毕竟是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夫妻俩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再加上,这个阶段,李治身边还有一个小美人贺兰氏,经常在他身边吹耳边风,试图上位,李治对武后有了想法。
公元664年,李治冒出了废后的想法,他思来想去,找到性情纯良的老臣上官仪商量,结果上官仪非常支持李治废后,一阵见血地指出了武后专政的严重后果。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当场由上官仪拟了一份废后诏书。只要盖上玉玺,当众宣读,武后立刻就会失去后位成为庶人。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武后平时花费心力在宫中建立起的眼线起了作用。
武后这个人很有心计,自从二次入宫以来,就特别重视拉拢各处的太监宫女,给他们好处,发展成自己的眼线。如今她在宫里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宫里各处都布满了她的人。
上官仪和李治在御书房中的密谋,第一时间就被武后的眼线太监听到,这样一来,武后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武后在高宗李治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给李治哭得心都碎了。紧接着,武后停了哭声,质问李治这废后的主意是谁的。
此时李治废后的决心已经动摇了,他甚至不敢承认这是自己的主意。李治张着嘴嗫嚅了还一会儿,最后责任推给了上官仪。
《资治通鉴》中记载,李治说道:“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
无辜的上官仪被武后安了谋反的罪名,抄家问斩。
而经过这次废后风波之后,武后游说李治“你看,要不是我及时阻拦,你就把我这个老妻给扔了,你这个人耳根子就是太软,以后再有类似事情,多可怕呀。不如我和陛下一起上朝吧,这样陛下倘若耳根子软的时候,我可以提醒陛下。”
自此,李治非但没有收回武后的权力,反而让她更加得寸进尺了。
武后之所以在宫中得以铲平障碍,一路高歌猛进,除了她的机智和谋划,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就是她准确拿捏住了李治。
武后了解李治懦弱、优柔寡断,以及心软多情的性格特点,当她撞破李治要废掉自己时,很高明地先装软弱,一下子就搅乱了李治的决心,紧接着又一番质问,彻底破坏了李治的废后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