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真的是有限,在某一个时间内灵感一个个浮现出来,总觉得这些东西都可以写进日记里,可在当时明明记的死死的结果一到动笔的时候就全部忘记了,怎么想也想不起来。我发现了上学时候学的那句话是对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有好的想法还是动笔给记到纸上免得以后再想想不起来。
很多作家都是以这个方式记录灵感,放个便签在口袋里,随时随地都能记录,甚至睡觉的时候都把这些东西放在枕边,也就是睡梦中灵感浮现的最多,有不下n次,我在迷迷糊糊的状态下,有很多想写的东西,结果一醒了就忘记了。所以有了灵感不要用脑袋记下,用笔记下可比脑子管用多了。
昨儿和小c去看叶问了,毕竟是叶问最后一部,最少也要支持一下叶问,不知道甄子丹放下叶问这个角色后还能否在拍出好的作品,叶问毕竟前三部看都是在电脑上看的,说实话叶问4拍的相当不错,故事剧情不算拖沓,主要是电影和人们的一个深层情感产生了一个连接,那就是爱国和自尊的深层情感,感觉比前三部拍的更加深入人心,主要是在电影第三幕的时候高潮一波接着一波,小c说喜欢这类的电影,因为他们太过于把主角神话,总之就一个结局,只要主要在一切阻碍都能破除,演这样的角色非常入戏的两个演员一个是甄子丹 一个是吴京,只要看他们作品的就知道在第三幕的时候只要他们出来一切阻碍全部消失,甚至轻易克服。这就是主角角色太强化。如果一次两次 看客们都能接受,但真的架不住多次重复使用这个模式。 如果叶问4不是被病死的,而是被打死的这部电影绝对会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觉。 当然这部叶问4还是相当不错。 我也比较喜欢甄子丹和吴京。
回到吴京的战狼上,当时有人采访吴京就说过剧情个人主义太强的话题,吴京说不愿意看可以不看,虽然说个人主义强,但他仍然是一个好片子,毕竟50多亿的票房放在那里,无论故事结构设计的好坏,只要能卖票房的故事就是好故事,何况故事本身就是虚构的,虚构部分存在差异本就是正常的。说道战狼让我想起了的另一部片子,红海行动,红海行动我是在家里面看的,他与战狼不可以说题材一样,但是呈现方式完全不一样,战狼更倾向于个人,吴京一个能打十个,而红海行动更倾向于团队作战,尤其是他们团队被逼近屋子里被扔手榴弹那一幕真tM真实,若吴京拍绝对是手榴弹被扔出去,而林超贤则拍直接把手给炸掉。
战狼无论怎么打最后都是没有死人,张翰那么low都没死,而红海行动则是一个小队几乎死光,有句话说的好,不死人的片子不是好片子。若主角相关的人物在那么猛烈的进攻下都不死一定显得不真实。
今年吴京和红海行动的主角张亦拍了一部片子叫攀登者,反而他们两位的角色好像是互换了一样,张毅变得更加冷血,而吴京更加配合团队登山,但最后攀登者还是逃不了主角光环,片子都是好片子演员也是好演员,但唯一吐槽点就是主角光环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