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觉得日子过得快,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感觉才刚刚过完年,已经到了5月份,下个月就是半年了。时光飞逝。
我想应该还是幸福的吧。时间过得快,像生活在天上的仙女。所谓“天上一日,世上一年”,仙女过上一天,世上的悲苦大众要熬上一年。
我最近就是这样的感受,每天都觉察不到时光的流逝,没有焦虑,焦躁。早上才送走孩子,还没过够我的一天,就该去接他了。
其实回顾一下,也没有具体干什么大事,日常刷圈,回家洗澡,吃饭,清扫,写作,全部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情当中。
不爱说话,也不需要说话。不爱应酬,也不需要应酬。
这就是最好的日子了吧。
想要持续过这样的生活,需要放弃一切引发焦躁的欲望。只做一名大自然的过客。
2
在寻找热爱的道路上,我做了很多尝试。
以前羡慕“空中飞人”,每天到处飞,
上午在上海,下午在北京。
这周在广州,下周去云南。
也许是“心想事成”的原理发生了运作,我真的找到了一份可以到处飞的工作,每周都需要飞去另外一个城市开会,或者拜访客户。
这样的日子过了7-8年。
好多时间浪费在了路上,辗转各个机场,熟悉了各城市机场的购物中心,餐厅,咖啡馆,却少了很多可以亲近自然的机会。
严重恐高的我,在飞机起飞着陆的时间里,总不是那么的舒适。
后来想想,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无非是觉得在“坐飞机”是一件奢侈消费的年代,飞来飞去可以装13而已。是自己的一种“虚荣心”在作怪。
3
我尝试过画画,买了一本彩铅教材,照着画。画了一整本鸟,发现画技并未提升,视力却下降得厉害。于是放弃了。
4
有时候,人很难搞清楚自己的热爱。
我是不是很热爱跑步?
自己还稀里糊涂的时候,只是把跑步当成一个普通的锻炼,有两件事提醒了我。
第一件事是,有一次训练的时候,我练得太猛了,脚背受伤肿了起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跑不了,尝试跑几步就疼。
休了大约1个月之久,再次跑起来的时候,在偌大的一个操场,没有一个人,我边跑边笑。像个傻子一样,停不下来。我终于可以再跑起来了。我整个身体都笑起来了。
也是那天开始,我知道,我的内心住着一个“跑者”。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有节制地训练,避免受伤。“跑到生命最后一刻”成了我为之奋斗的目标。
第二件事是,有一年,一个篇公众号文章公布了一些大佬,企业CEO是“早起型”人才,刷屏了。
早起让他们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自己安排好多事儿。
我觉得好玩,和一个高中同学互相监督早上4:00起床,她是一个创业的CEO,而我是一个时间自由的全职太太。
她早起真的帮她做了好多事,而我第一天就发现这个游戏对我来说有点像“犯傻”。才一天,我就退出了。
又过了大约1年,我和一个跑友约好4:30出门跑步,这样我也需要4:00起床洗漱。
我晚上收拾好装备,早早地准备就寝,由于过于兴奋,居然半夜醒了好几次查看几点,害怕下雨还跑去阳台看看有没有下雨。
这样的心情有点像我儿子要出去春游的前夜一样。
这两件事提醒我:是真爱没错了!
既然是真爱,何不用一生的时间去从事它呢?!
5
决定做一名终生跑者,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成了一名自然界的过客。
虽说,跑者放弃了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生,但跑者的体验却一点都不比成功人士的体验差。
跑者由于生活得超级低碳,对自然界的污染最少。
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每天出门做飞机,开豪车,出入各大高档消费场所。虽说可以做做慈善,但也要好多人为之服务,也要制造更多垃圾。占用太多社会资源。
而跑者去哪儿都尽量跑着去,多以素食为主,人畜无害。
当然,幸亏有好多人还是追求传统的成功,全是自然界的过客,社会就不进步啦。
6
青岛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去年,“上合峰会”在这里召开。海岸线种满了各种鲜花绿植。
每天从海边经过,可以看到好多“花农”,把在苗圃里面种植的鲜花移植在这里。
这些花农的生活吸引了我,让我时常驻足看他们劳作。
他们带着头巾,拿着小铲子。在海边一干就是一天。
中午的时候,她们取出自己带的午餐:一个馒头,一包榨菜,或者一颗大葱,人手一个大大的透明塑料壶,里面装着茉莉花茶。她们一边吃,一边和工友们聊着天。
午饭之后,她们就地躺在草坪上睡一觉。
她们也像是自然界的过客。
有一次,我开车拉着我妈从海边走,我跟她讲述了一下“花农”的生活。我说:“我好羡慕这样的生活,比在办公室做文员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我妈坐在我车的后排,我没回头便感受到她传达过来的“恨铁不成钢”的强大的鄙视的气场。
我妈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摆脱“农村人”的身份。她的职业理想就是穿着漂亮的连衣裙(她们那个年代叫布拉吉),在大楼里上班。
然而她的理想一辈子也没有实现过,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岁月。
她常常感叹,一生太短。
她说她的青春都贡献给了家庭和孩子。
在那个年代,吃穿都要靠双手劳作。她做得一手好馒头,也织得一手好毛衣。
穷困好面子,买不起新衣服,她每年都把我们的旧毛衣拆掉,织新款,只为了博取外人的赞美。活出“面子”。
她对我们从来没有过好脾气。真的一次都没有啊!!!
她没收获实现理想的快乐,也没收获养育孩子的快乐。
7
在养育孩子方面,我妈最大化地呈现给了我一副反面教材。
我发自内心地告诉孩子,他是上帝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每天都感谢孩子在我的身边陪伴我。
与其关注他是不是爱学习,写没写作业,我更投入地做我的“写作”作业。
我投入热爱的“跑步事业”,并和孩子交流找到自己的热爱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我甚至很想跟孩子争资源,如果家里的资源只够满足1个人发展兴趣,我希望孩子让给我。(当然这是个小伎俩,作出竞争的架势,比逼他学习的效果好,后者是他主动争取的)。
我跟他说,是妈妈先死啊,你的时间比我多,机会比我多。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不会承担一点点“妈妈为了我牺牲了什么”这样的负担。反而他会学着寻找热爱,寻找他的人生使命。
8
我只想做一名自然界的过客,成本不高,完全可以实现,我先生是我的赞助单位,将来,我还有儿子这个赞助单位呢。
哈哈,life is goo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