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
书的第二章向描述了现实生活中的两种人:“感兴趣一族”和“没兴趣一族”
1.表现方面
“没兴趣一族”表现为:没爱好,没特长,工作也没激情,什么都一般般。“没兴趣一族”只有到不得不行动的时候被迫抱怨着行动,失败少,体验少,收获少。
“感兴趣一族”表现为:什么都感兴趣,兴致勃勃,精力充沛,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敢于冒险,经历丰富,收获很多。
2.心智模式
“感兴趣一族”:
冒险,投入,成功,收获
冒险,投入,不成功,乐趣和智慧
“没兴趣一族”:
冒险,担忧被迫,成功,更大担忧
冒险,担忧被迫,失败,恐惧
我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仅限于感兴趣一族。
3.于我而言,我是个做什么都全情投入的人,因为只有全情投入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乐趣,我才有灵光乍现的时刻。那个时候我会全力去爱做事情的时候,我也会全力去做。因为尝试只有两种可能:成功or失败;尝试成功,收获到结果;尝试失败,收获到智慧;不管成不成功,投入都能够带给我快乐。
4.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母亲对如何用电脑不感兴趣,老人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毕业生对工作不感兴趣,朋友对爱情不感兴趣. etc
不是他们真的不感兴趣,而是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或者达不到自己或他人的期待,害怕投入之后失败. etc,我称之为不自信。 到底是没兴趣,还是不敢有兴趣?值得每个人深思。
5.兴趣是会减退的,如初恋的激情一样。快乐源于“紧张感的释放”,一个需求已经完全被满足,紧张感就会消失,也就没了快乐,没了乐趣。 寻找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助人、宁静. etc,就会永远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