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够侥幸,关于这个世界的恶,也有我们的一份

死亡是一个故事的终结,他的故事可能会延续,但是他已不能创造自己的故事。小说中一个人死后,我会自觉的把一个人的故事进行总结,想他的出现带给了我什么?

余华说把痛苦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这句话基本奠定了余华小说的基调。他的小说基本都与死亡有关,这其中一部分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另一部分是死亡确实是表达悲剧的好方法。

在小说《兄弟》前二十章,大多的人已经走了。若把《兄弟》中的人物排序,你会发现一半的人见了阎王,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死亡推进了《兄弟》的进程。李光头的父亲偷看女人屁股溺死在了粪坑里,宋凡平的妻子因病去世,人物第一次进行了洗牌组合,失去丈夫的李兰和失去妻子和宋凡平两个人组合在了一起,他们彼此的孩子李光头和宋钢成了兄弟,这也是《兄弟》的由来。

题为《兄弟》,我们得出的结论自然是这是一对怎样的兄弟,是和睦是相依为命还是反目成仇的兄弟。

一、我们只想平静的生活

余华老师最近在同罗翔老师的一场对话中谈及《兄弟》,他说他在写《兄弟》时曾想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是无罪的,自己是别人派来监督你们的。余华老师说这个世上的恶有我们的一份,善也有我们的一份。

我们从李光头这个小流氓偷看林红屁股的秘密来换吃三鲜面的数量来看,恶的确是大部分人创造的,原文写道:李光头吃了五十六碗三鲜面,从十四岁吃到了十五岁。我们刘镇的男青年都对超级大美女林红有过邪恶的想法。向我们阐明了恶由终生造。

除此之外,作者还为我们展现出时代背景下的恶,那群人对人的无故殴打,无故抄家,无故吃别人的东西,不听辩解的杀死人,作者用宋凡平朗当的胳膊,肿胀的脸,宋凡平家随意被别人破坏,兄弟二人给宋凡平煮的虾,打得黄酒被别人享用等诸多情节为我们展现时代背景下人命如草芥的现实。

在善与恶之中,一旦时代被恶所统摄,生活在时代之中的人多半会变成恶人,纵使是中立者也是有罪的,因为沉默本身就是一种罪,我们能够从众多的事件中读出这句话的意义,文中点心店的苏妈,保安室的大爷,推宋凡平的陶平,把宋凡平装进棺材的伙计,尽管我们都为社会创造着恶,但仍有人为社会创造善,传播着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带孩子去图书馆,到了才知道是个法国图书馆,80%都是法语原装书籍,我走到文学区,好不容易找到一本中文的雨果文集,心...
    佟彤阅读 8,388评论 0 1
  • 最初决定看【兄弟】,是看了俞敏洪老师公众号发的视频,是对话余华老师的直播宣导,看到两个老师之间幽默地亲如兄弟般调侃...
    sherrytx阅读 4,324评论 0 1
  • 看小说是最爽的,看完《大江大河》,我马上打开了余华的《兄弟》,昨天晚上大概十点钟的时候,我把《兄弟》看完了。 余华...
    月如_阅读 3,677评论 2 5
  • 明天依旧还在,我依然活着。 兄弟还在热情拥抱,苦难过后便是精彩的明天, 看着许三观卖血,重新燃起生活。 许多人在不...
    昆悠阅读 2,944评论 0 2
  • 大概十年前,看过这本书的前半部。具体情节忘了,只记得其中描写太残忍,是一本会引起极度生理不适的小说。 现在整本看完...
    雨田书房阅读 2,405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