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想去谋划,而是从当下做起,该感知当下而不是去感知那个你理想中的彼岸,
我也很赞成这种理论,因为你会发现用心中的理想产生的热情去做某件事很难长时间支撑下去,而你真正在当下去感受去实践反而能坚持很久。
我的理解是:对“我”而言,肉体上迈出一步,比思想上迈出一步容易多了。肉体(现实上迈出一步就是一步,但你将这一步投射到思想上,这一步就会变得复杂:你为什么要迈步,迈向何方,迈多远,这一步会导致什么,然后思想上这一步就变得绵长,但你的肉体依旧只迈了一步。
不要去谋划可能性,而是去见证可能性?或者说当放弃无限循环的思索可能性的时候,也即为放弃拖延,才得到了真正的可能性?也许真正的可能性只能见证,而不能谋划?
谋划就是对未来提出了假设,重点就是假设和谋划都是你脑海中进行的,我给你举个例 你要依顺序触摸 12345,你的谋划就是以手触碰到12345以完成。
这时候就出现分别了,一种是一直在脑海里想着触摸12345,但是他的身体没任何反应。
一种是自己以为12345是固定的等着自己触碰的,但是12345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等着他去触碰的,碰完12看下一个位置的时候看到却是0.5,他只能看到被0.5替换的3,但是不敢也不想碰。
还有一种是碰到1的时候1突然变成了-1,这不属于他计划里的东西,让他疯狂。
你举的12345那个例子,解释了很多人在现实界的表现不佳,无论是社交表现还是其他方面的表现,只要预先谋划,那么就必然跟现实情况有出入,出入太多这个时候人就愤怒,
现实的混沌程度是难以想象的,任何做完当下的第二步都有无限种可能。总的来说,做你想做的事,完成后再说。
我觉得更多是在强调,不能只谋划而放弃现实,忽略现实,活在想象的未来“彼岸”当中,要直面现在,现实。直接开始实干,而不要一直谋划,空想未来。
你只能活在当下,不可能活在未来,也没有理性能帮助你把握一种必然的未来。当下不是静止的,你是要通过当下的决断去影响事情的发展,而不是幻想一个未来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