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脖子以上的区别——大脑决定一切。 ——比尔·盖茨
一个人的真正财富是他的记忆,在任何其他方面则无所谓贫富。 ——罗曼·罗兰
作者在1998年偶然接触到来自台湾的记忆力训练研习会,因为学到的方法帮助作者自己提升了学习成绩,后来便加入这个培训机构,推广记忆方法。
在学习提升记忆能力的方法之前,先要试着去了解我们记忆和思维的器官——大脑。每个健康的成年人的大脑平均有140亿~230亿个脑细胞。对于常人来说,在这么多的脑细胞当中,一生中最多只有15%的脑细胞在参与工作,还有近85%处于有待使用的状态。如果要对大脑潜能进行全方位开发的话,人类现在对大脑潜能的开发和利用还不到1%。所以,我可以不相信自己,但应该相信我的大脑还有大量的潜能未被开发,躁起来吧,大脑!
除此之外,我们的大脑主要分为左、右大脑半球。
左半脑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嗅、触、味觉)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或者“学术脑”。
右半脑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直觉性等。因此右脑又被称为“创造脑”或者“艺术脑”。
提升记忆力的方法原理在于,平常我们总是使用理解分析、重复文字等方式来记忆资料,也就是在使用左脑工作,而其实我们的右脑更擅长存储记忆,而且可以储存更多的记忆,关键就是需要我们把资料转换成右脑更易于接受的形象的、直观的信息。
原理如上,那么记忆到底是什么呢?什么样的记忆才算是好的记忆呢?
记忆是对经历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方面。
根据遗忘由快到慢的时间点,把记忆分为三类:即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即时记忆,又被称为瞬间记忆,大多数时间,80%以上的人都不会特别注意它,但是这种记忆方式又常常出现在生活当中。比如,你刚要来了一个电话号码,碎碎念着赶快拨了出去,拨出之后你就可能不再记得这个号码了。
短期记忆把我们要记忆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加工后存储,并为长期记忆作好了准备。短期记忆是迈向长期记忆的一个中转站。比如,考试前的“抱佛脚”,把一些知识点或公式有意识地理解记忆;或者为一场演讲背诵讲稿。记忆可以持续到考试或演讲,可是结束之后就未必能保留了。
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非常大,因为是长时记忆,故所记忆的资料都能在这里有效地得以长期保存。但长时记忆并不等于长期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最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记忆材料的提取上,长时记忆由于采用了记忆方法和思维能力的组合,大脑对长时记忆的处理和提取速度非常快,常常给人一种记忆犹新的轻松感觉。
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指标有三个:记忆的速度、记忆的准确度、记忆的持久度。
关于持久度,有个相关的概念是遗忘。所谓遗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内容慢慢地变得淡薄了,最后一直淡薄到无论怎么提示或者暗示都想不起,因为它已经消失不见了,这就是遗忘。而要克服遗忘,我们能做的是定期复习。那怎么算定期?怎么复习好呢?
复习的间隔可以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制定计划,作者总结出的是“3-5-1-3-5-1六步复习时间法”,具体做法是:当我们对资料形成有效的记忆后,在3小时之内必须不翻书复习一遍,5小时之内再复习一遍,10小时之内再复习一遍,3天之内再复习一遍,5天之内再复习一遍,10天之内再复习最后一遍,经过这6次复习后,长时的记忆就没有问题了,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你已经形成了长期记忆。
另外还有两个要点:一是不翻书复习,即先根据自己记忆的内容回忆资料,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回忆,如有遗忘,也不要着急,可全部回忆完成后加固遗忘部分的记忆;二是找到自己最佳的复习时间,根据人的生物钟来看,最佳的黄金复习时间是睡觉前及睡觉醒后1小时,这个时候是一天中头脑最清楚、杂念也最少的时候,把这两段黄金时间用在复习上,就犹如把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接下来书中介绍了许多记忆法,如链式串联记忆法、链式环扣记忆法、数字记忆法、信箱记忆法、缩编记忆法等。每个方法都有详细的说明和举例,还包含了一些知识点,感兴趣的朋友们建议直接去看书的原文噢~
这些记忆法,其实都基于一些联想发散的思维能力和模式,如果能理解和掌握,或许也能够定制一些独属于自己的记忆方法。
锻炼联想发散的思维能力,需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专注力。
观察力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活场景,如公园、商场、行人等,然后练习回想出准确的,精细的情景来锻炼。
想象力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想象一些梦境、生活场景、物品等,尽量夸张地、天马行空地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专注力可以通过静坐冥想,舒尔特方格法等练习。(舒尔特方格就是依照顺序找出并念出数字,有对应的游戏软件可以下载练习)
在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后,我们需要“黄金思维模式”来继续武装大脑。
黄金思维模式1 善用图像
图像能够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可以灵活地把所要记忆或者展示的资料呈现在大脑里面,直观又有冲击力。
黄金思维模式2 善用比喻
运用比喻可以把陌生的东西变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善用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在记忆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联想和想象,给大脑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快记忆的速度。
黄金思维模式3 善于建立联系
有关系找关系,没有关系,强迫建立关系。建立联系的三个要点就是:联结、转接、跳跃。什么是联结?香蕉和梨子就叫联结,是同类方向进行建立联系。什么是转接?香蕉和水果刀就叫转接,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纵向逻辑思维联结。什么叫跳跃?香蕉和游泳就叫跳跃,这是一种发散的联结,打破常规,任意地发散,只要你自己认为能建立联系就可以了。
最后最后,最基础的基础,当然是要大脑这个器官保持健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少抽烟,少喝酒,多喝水,保持心态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