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你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顾城
春风自打江南走过,青石板上“哒哒哒哒”,从这头走到那头,如一首行走着的歌。星点的跫音,带着烂漫的春的旖旎,冲破了清晨的暖阳。清早的石板路上,早已吱呀鹊起,一切的热闹都在宁静中酝酿着。
我记得家门口屋檐下的石墩子,古朴圆润,被奶奶坐出了时光的印痕。微凉的触感如同青石板的润泽,带着江南特有的空灵,舒爽直达人心。这却是个听雨的极好的场所。
风送来七月的清香,灰旧的瓦楞上响起了天籁之音。细密的雨丝倾斜,扬沙出一副柔情万种的雨巷图,远处是否有位丁香般的姑娘,撑着油纸伞款款走来,迷了归人的双眼,也是否有过哒哒的马蹄声,推窗才发现是个美丽的错误?只有青石板知道这一切的一切,只有雨巷才能邂逅的美丽的错误,都是江南的记忆。
这甘甜的雨水也撩拨着青石板的鲜绿的苔藓,如婴儿般吮吸着,大口的畅饮着这甘甜的乳汁,越长越健壮,快要将石板路完全掩映,斑斑点点,团簇生机的花草,装饰了小巷的外衣。
街道爱向晚,黄昏的日色重重叠叠,古老的巷陌总是带着别样的风情。秋风萧瑟,小巷屋顶上,炊烟袅袅催吐着归者游子的相思,淡淡的消散,与蓝紫色夜空的星河交相辉映,木板门一扇扇的合上,木叶窗里的大马灯一盏盏点亮。
天静了,地静了,小镇也慢慢地静了,只有那河里的水声愈来愈响。看家的狗此起彼伏地吠着,月光落在青石板上,白得像霜。
清幽幽的青石板小巷,月光斜照屋脊,在石板上投下一片阴凉。千百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商风周雨,秦时明月,在青石板上溅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于是花草苔藓融入了土,变成了泥。
渐渐的,仿佛不再有雨,不再有风,不再有炊烟,也不再有犬吠,石板的青苔干了,皲裂,撕开卷的模样,剥落了时间的证明,蜷缩成了泥土。邻居家一户户的迁出,老辈们一个个的离去,终于榨干了小巷,空留石板一地。
时隔往昔,再次重走石板路,竟已面目全非,黯淡无光,驳杂破碎,水漫井盖,混浊不堪,近闻,隐隐还有臭气。几十年光阴,天差地别,判若两人,令人不忍直视。
于是残留的青石板路变得坑坑洼洼,一块块青石板被打碎了,消失了。最终被水泥地一寸一寸侵占取代,笔直的硬线条规整不打滑,确实是越来越好走了,但踏上残缺不全的石板路,再也无从寻觅童年点滴。
曾经有多少赤脚草鞋走过,有多少宝马香车碾过,有多少日出日落故事的青石板,就这样渐渐地消失于荒山漫草间,消失于历史的长河。
敢问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