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宇宙】别急着定义,幼儿的“古怪”是独一无二的闪光!

我女儿现在五岁,最近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奇形怪状的小石头。她会把它们擦得干干净净,然后给它们起各种各样有趣的名字,比如“小胖墩”、“绿精灵”、“闪电侠”。

这天,我看到她抱着一块特别不起眼的石头,对着它自言自语:“你是快乐星球来的,对不对?你带给我快乐!”

我看着她,心里觉得既好笑又感动。

可是,前几天,我婆婆看她抱着石头,忍不住说:“这么丑的石头,你有什么用?别浪费时间了!”

我当时就有点不舒服,赶紧岔开了话题。

可我还是想问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太容易用成人世界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古怪”了?

“古怪”?那是孩子探索世界的独特方式!

我一直觉得,孩子的“古怪”不是缺点,而是他们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独特方式。

他们可能喜欢收集别人不喜欢的垃圾,他们可能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可能喜欢用奇怪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情感。

这些“古怪”的举动,都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尝试。

我儿时的“古怪”,被扼杀的想象力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在泥地里玩,用树枝和泥土建造自己的城堡。我还会对着天空,用自己的方式编故事,想象自己是勇敢的骑士。

可是,那时候的我很听话,总是被大人批评:“别弄脏衣服!别胡思乱想!好好学习!”

我的“古怪”被扼杀,我的想象力被压抑。

后来,我才明白,那些“古怪”的举动,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才是真正滋养我心灵的养分。

案例:我家“小泥巴匠”的成长

我家有个小男孩,叫小宝。他特别喜欢玩泥巴,用泥巴捏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

有时候,他会把整个房间弄得乱七八糟。

我一开始也觉得很生气,想阻止他玩泥巴。

后来,我意识到,小宝在玩泥巴的过程中,是在锻炼他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于是,我开始支持他玩泥巴,甚至鼓励他自己设计泥巴作品。

渐渐地,小宝变得越来越自信,他的泥巴作品也越来越精美。

他的“古怪”成为了他闪光点。

如何理解孩子的“世界观”?

幼儿的世界观和成人世界观是不同的。

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往往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想象。

比如,一个三岁的孩子,可能会认为月亮是上帝的房子,或者认为恐龙还活着。

我们不应该嘲笑他们的“幼稚”,而是应该尊重他们的“世界观”。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引导他们更全面地认识世界。

我的邻居,和她的“模仿期”

我有个邻居,她的女儿今年两岁。她特别喜欢模仿大人说话、做事。

有时候,她会模仿邻居跳广场舞,有时候又会模仿我在厨房做饭。

我一开始觉得很搞笑,觉得她只是在“瞎闹”。

后来,我了解到,这是孩子在模仿期,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和理解世界。

我开始鼓励她模仿,给她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模仿。

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开朗,也学会了更多的事情。

关于“控制欲”的警惕

控制欲强的父母,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焦虑。

他们会试图控制孩子的一切,包括他们的穿着、饮食、学习等。

这样做不仅会限制孩子的自由,还会扼杀他们的创造力。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我曾经的教训,现在的成长

我曾经因为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他报了很多兴趣班。

结果,他反而变得越来越抗拒学习,甚至开始出现厌学情绪。

后来,我才意识到,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我开始放慢脚步,让他自己去选择他喜欢的活动。

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自信,也变得越来越快乐。

给所有父母的一句箴言:

“给予他们选择的权利,尊重他们的成长节奏。”

让孩子在自由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最后的思考:

育儿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也是一次自我探索。

让我们用爱与智慧,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